[發明專利]一種培育寵物竹貍的飼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8285.4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60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韋秀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韋秀芳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23K50/50;A23K10/30;A23K10/20;A23K20/17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陳歡 |
| 地址: | 570100 ***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培育 寵物 飼養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培育寵物竹貍的飼養方法,包括以下階段:睜眼后的幼仔期、保育期、生長期和懷孕期,各階段投喂食物包括:竹子、蘋果和牛奶,所述幼仔期、保育期、生長期還投喂巧克力。采用本發明的竹貍飼養方法,獲得的成年竹貍,不咬人、溫順、友好,會主動與人互動,而且抗病能力強,成活率高,而且體重控制得好,壽命長達十幾年。尤其是熊貓花色的竹貍品種,黑白相間分明、有規律,甚似熊貓毛色,非常惹人可愛,本發明的飼養方法使其脾性好、互動能力強,廣受人們的喜愛,而且抗病能力強,成年后非常好養,極其適合作為動物寵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竹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培育寵物竹貍的飼養方法。
背景技術
竹貍俗稱竹鼠,是草食性動物,以植物的根莖和農作物的秸稈為食,同時是夜行性動物,晚上采食較多,野外竹貍抗病能力強,是我國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具有不凡的藥用經濟價值,但隨著氣候的變化與環境的破壞,該野生資源急劇減少。為此國家把人工養殖竹鼠列入國家星火計劃,發動群眾養殖。竹鼠肉味鮮美,低脂肪,高蛋白,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的鐵、鋅營養物質,故養殖的竹鼠多供應給賓館、酒樓及飯店作為高級營養食物,而竹鼠皮毛可以深加工開發,是輕工業的上等原料。但采用目前的飼養方法獲得商品竹貍,會咬人、抗病能力相對較差、壽命短,不能滿足寵物的要求,竹貍的寵物的價值尚未被開發。故急需一種竹貍的飼養方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鑒以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培育寵物竹貍的飼養方法,獲得的成年竹貍,不咬人、溫順、友好,會主動與人互動,而且抗病能力強,成活率高,而且體重控制得好,壽命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培育寵物竹貍的飼養方法,包括以下階段:睜眼后的幼仔期、保育期、生長期和懷孕期,各階段投喂食物包括:竹子、蘋果和牛奶,所述幼仔期、保育期、生長期還投喂巧克力。
進一步的,所述幼仔期階段,每日每只投喂巧克力0.5~1.5g;
所述保育期階段,每日每只投喂巧克力2~4g;
所述生長期階段,每日每只投喂巧克力5~8g。
進一步的,各階段投喂食物還包括:甘蔗、黃竹草;所述保育期階段、生長期階段和懷孕期階段投喂食物還包括:地瓜、梨、桃子、復合維生素。
進一步的,所述幼仔期階段,每日每只投喂包括以下重量的食物:竹子 20~50g、巧克力0.5~1.5g、蘋果10~20g、牛奶1.5~2.5ml、甘蔗5~10g、黃竹草 5~10g。
進一步的,所述保育期階段,每日每只投喂包括以下重量的食物:竹子 50~100g、巧克力2~4g、蘋果20~30g、牛奶2~4ml、甘蔗10~20g、黃竹草10~20g、地瓜5~10g、梨5~10g、桃子5~10g、復合維生素0.1~0.3g。
進一步的,所述生長期階段,每日每只投喂包括以下重量的食物:竹子 100~150g、巧克力5~8g、蘋果40~60g、牛奶1~2ml、甘蔗20~30g、黃竹草20~30g、地瓜10~20g、梨10~20g、桃子10~20g、復合維生素0.2~0.6g。
進一步的,所述懷孕期階段,每日每只投喂包括以下重量的食物:竹子 100~150g、蘋果40~60g、牛奶3~5ml、甘蔗20~30g、黃竹草20~30g、地瓜10~20g、梨10~20g、桃子10~20g、復合維生素0.2~0.6g。
進一步的,所述幼仔期每日投喂5~6次,所述保育期每日投喂3~4次,所述生長期和懷孕期每日投喂2~3次。
進一步的,各階段每次投喂量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竹貍為熊貓花色竹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韋秀芳,未經韋秀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82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發蓋沖壓模具廢料脫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視覺的物體跟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