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管爐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8260.4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307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盧國普;彭術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迪遠硬質合金工業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17/00 | 分類號: | F27B17/00;F27D11/02;F27D21/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朕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3213 | 代理人: | 何湘玲 |
| 地址: | 412003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管爐 | ||
1.一種碳管爐,包括內部的加熱碳管(1)和外部的爐殼(4),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窯爐測溫裝置,所述窯爐測溫裝置從所述爐殼(4)的外部向所述加熱碳管(1)延伸,所述窯爐測溫裝置包括一紅外測溫儀(15),所述紅外測溫儀(15)通過所述窯爐測溫裝置內的一測溫通道(16)測量所述加熱碳管(1)的溫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管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窯爐測溫裝置還包括測溫碳管(9)、碳管安裝座(10)和觀孔座(14),所述測溫碳管(9)的一端伸向所述加熱碳管(1),另一端安裝在碳管安裝座(10)上,所述碳管安裝座(10)安裝在爐殼(4)上,且該碳管安裝座(10)的另一端與所述觀孔座(14)的一端連接,所述觀孔座(14)的另一端安裝有透鏡(143),所述紅外測溫儀(15)設置在透鏡(143)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碳管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碳管安裝座(10)和觀孔座(14)之間還設置有一散熱部件(11),所述散熱部件(11)為金屬圓筒結構,所述金屬圓筒結構的外壁沿其軸向設置有多個散熱片(111)。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碳管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碳管安裝座(10)和觀孔座(14)之間還設置有一散熱部件(11),所述散熱部件(11)為內設夾層的圓筒結構,其上設置有散熱進水管(112)和散熱出水管(113)。
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碳管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觀孔座(14)的側壁上設置有連通所述觀孔座(14)的中心通孔的氣孔(141),所述氣孔(141)的出氣口(142)向該透鏡(143)的中心傾斜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碳管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窯爐測溫裝置的數量為兩個,對稱設置在所述碳管爐的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碳管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部件(11)和觀孔座(14)之間還設置有一球閥(12),所述紅外測溫儀(15)設置在透鏡的一側(143)以在所述球閥(15)打開、所述測溫碳管(9)、碳管安裝座(10)、散熱部件(11)、球閥(12)、和觀孔座(14)相互連通形成所述測溫通道(16)時,測量所述碳管爐內部的溫度。
8.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碳管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管爐還包括炭黑粉層(2)和保溫絕緣層(3),所述炭黑粉層(2)包覆在所述加熱碳管(1)的外側,所述保溫絕緣層(3)包覆在所述炭黑粉層(2)的外側,所述保溫絕緣層(3)和炭黑粉層(2)之間設置有用于隔離炭黑粉層(2)和保溫絕緣層(3)的隔離套。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碳管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套為鋼套(5),所述鋼套(5)設置在加熱碳管(1)加熱后、所述炭黑粉層(2)溫度為600°-800°處。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碳管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碳管(1)的外側還套接隔離碳管(8),所述隔離碳管(8)的外壁設置有臺階孔(81),所述測溫碳管(9)的一端插接于所述臺階孔(81)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迪遠硬質合金工業爐有限公司,未經株洲迪遠硬質合金工業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826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