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圖傳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27644.4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166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6 |
| 發明(設計)人: | 何彬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聚飛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H04N5/262;H04N21/643;H04N21/647 |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鄧超<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國 |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濱海新區生態城***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圖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無線圖傳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圖傳系統包括無線連接的無人機和終端設備,
所述無人機用于采集圖像數據,并將采集的所述圖像數據分割成多個預定長度的數據包;
所述無人機用于將每個所述數據包重復發送多次至所述終端設備;
所述終端設備用于依次對接收的數據包進行分析得到分析結果;
所述終端設備用于根據分析結果對多個數據包進行拼接得到完整的圖像數據并對所述完整的圖像數據進行解碼后播放;
所述無人機用于采集圖像數據,所述圖像數據包括圖像頭數據和幀數據;
所述無人機還用于將采集的圖像數據分割成多個預定長度的數據包,所述數據包包括數據頭和圖像數據,所述數據頭包括幀數據大小、圖像頭數據大小、開始結束標志以及數據包序號;
所述終端設備用于將本次接收的數據包中的數據包序號與上一次接收的數據包中的數據包序號進行比較,若兩次接收的數據包的數據包序號連續,則接受該數據包,并繼續接收后續的數據包,此時圖像數據不丟包;
若本次接收的數據包的數據包序號與上一次接收的數據包的數據包序號不連續并且相等,則表示該數據包是為了減少圖像數據丟包所多次發送的重復包,丟棄該數據包,并繼續接收后續的數據包,此時圖像視頻不丟包;
若本次接收的數據包的數據包序號與上一次接收的數據包的數據包序號不連續并且不相等,則接受該數據包,并繼續接收后續的數據包,此時圖像數據丟包。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圖傳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設備還用于分析接收的數據包中是否存在結束標志,若存在結束標志,則所述終端設備已經接收所有的數據包。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圖傳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設備還用于根據數據包中的幀數據大小和圖像頭數據大小從所述數據包中提取圖像頭數據和幀數據,并對提取出的圖像頭數據和幀數據進行解碼后播放。
4.一種無線圖傳方法,應用于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設備與無人機無線連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無人機重復多次發送的數據包,所述數據包由所述無人機對采集的圖像數據分割成預定長度得到;
對接收的數據包進行分析得到分析結果;
根據所述分析結果對多個數據包進行拼接得到完整的圖像數據并對所述完整的圖像數據進行解碼后播放;
所述圖像數據包括圖像頭數據和幀數據,所述數據包包括數據頭和圖像數據,所述數據頭包括幀數據大小、圖像頭數據大小、開始結束標志以及數據包序號;
所述對接收的數據包進行分析得到分析結果的步驟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用于將本次接收的數據包中的數據包序號與上一次接收的數據包中的數據包序號進行比較,若兩次接收的數據包的數據包序號連續,則接受該數據包,并繼續接收后續的數據包,此時圖像數據不丟包;
若本次接收的數據包的數據包序號與上一次接收的數據包的數據包序號不連續并且相等,則表示該數據包是為了減少圖像數據丟包所多次發送的重復包,丟棄該數據包,并繼續接收后續的數據包,此時圖像視頻不丟包;
若本次接收的數據包的數據包序號與上一次接收的數據包的數據包序號不連續并且不相等,則接受該數據包,并繼續接收后續的數據包,此時圖像數據丟包。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圖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收的數據包進行分析得到分析結果的步驟包括:
分析接收的數據包中是否存在結束標志,若存在結束標志,則所述終端設備已經接收所有的數據包。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圖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分析結果對多個數據包進行拼接得到完整的圖像數據并對所述完整的圖像數據進行解碼后播放的步驟包括:
根據分析結果對多個數據包進行拼接得到完整的圖像數據;
根據數據包中的幀數據大小和圖像頭數據大小從所述數據包中提取圖像頭數據和幀數據,并對提取出的圖像頭數據和幀數據進行解碼后播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聚飛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聚飛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764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傳感器安裝系統
- 下一篇:基于HUD的多功能車載系統及車輛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