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具有核殼球形結構Fe2 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225899.7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10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付爭兵;韋悅;凡威震;許鑫鑫;杜軍;王鋒;丁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38;H01M4/52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 地址: | 43200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球形 結構 fe base sub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具有核殼球形結構Fe2O3/SnO2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制備技術領域。該方法將氯化鋰和硝酸鋰溶于無水乙醇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無水氯化鐵和氯化亞錫,充分攪拌至容器底部無沉淀,將得到的均一溶液先50℃干燥9h,再80℃干燥24h,然后300℃焙燒3h,冷卻至室溫后,將得到的初產物粉體水洗并離心三次以去除初產物中的鋰鹽,將離心得到的固體80℃烘干即得到復合電極材料。本發(fā)明還公開了相應的產品和用途。此工藝可簡單地獲得具有核殼球形結構的納米級Fe2O3/SnO2復合粉末產品,所制得的產品晶粒尺寸小、粒度均勻,具備優(yōu)良的循環(huán)性能、倍率性能和更高的比容量。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制備技術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核殼球形結構Fe2O3/SnO2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制造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材料中,負極材料是決定其工作性能和價格的重要因素。目前商業(yè)化的負極材料主要是石墨類碳材料,但它們理論容量低(僅為372mAh/g)和安全性差(大電流充放電時容易出現析鋰現象),限制了鋰離子電池的發(fā)展。二氧化錫(SnO2)和三氧化二鐵(Fe2O3)因資源豐富、環(huán)境友好和比容量高等優(yōu)點(分別為780mAh/g和1005mAh/g)受到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有望成為新一代電池負極材料。但SnO2和Fe2O3單獨作為電極材料使用時,存在明顯不足,如SnO2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超過300%,使其易粉化,團聚,以及形成不穩(wěn)定的SEI膜,導致比容量快速衰減;Fe2O3理論比容量高,但導電性差,限制了它的商業(yè)化使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核殼球形結構Fe2O3/SnO2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此方法可以制備得到具有核-殼結構的Fe2O3/SnO2納米復合電極材料,最大化地結合二組分的核心優(yōu)勢,抑制各自的缺點,充分發(fā)揮協(xié)同互補效應,改善它們獨自作為負極材料的不足,提高復合電極材料的性能。在復合材料中以Fe2O3作為支撐體,誘發(fā)SnO2在其表面成核、生長、結晶,從而形成尺寸和形貌可控的具有核-殼結構的納米復合電極材料。核-殼結構可以抑制金屬氧化物在循環(huán)過程的團聚,提供彈性的緩沖空間容納金屬氧化物在鋰離子脫嵌期間發(fā)生的體積變化從而保持材料結構的穩(wěn)定性,增強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同時殼層SnO2納米顆粒又能夠充當電極材料的導電層,保證材料大的比表面積和良好的導電性,進而確保材料優(yōu)異的電化學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工程學院,未經湖北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589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