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榛子樹種子育苗接種印度塊菌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5439.4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62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馮永敏;馮曉明;楊曉瑩;馮曉春;蘇瑞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露源野生真菌研究所(有限合伙)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張力;韓衛東 |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榛子 樹種 育苗 接種 印度 塊菌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榛子樹種子在配置印度塊菌基質土壤里的接種方法,屬于野生菌種植技術領域。首先對榛子樹種子進行消毒預處理備用,選擇伴生有塊菌的榛子樹菌根和鮮印度塊菌粉碎后配以無菌水得到塊菌菌根液和菌種液,按適當的質量比取河沙、蛭石、生荒土混勻并加入印度塊菌菌種液并調整含水率得到育苗基質備用,按適當的質量比取河沙、蛭石、生荒土、菌根土混勻并調整含水率得到接種基質備用;然后在大棚里育苗基質中播種,至種子出苗后1?2月,取出浸泡在印度塊菌菌種液中至少3.5min,再移栽植入接種基質中,控制溫室大棚內光照度、溫度和濕度,進行苗期管理膠水、除草,至幼苗長成菌根樹苗。具有方法可靠、接種率高、成本低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印度塊菌接種方法,尤其是一種榛子樹種子育苗接種印度塊菌的方法,屬于野生菌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印度塊菌(Tuber indicum),又名松露,俗名豬拱菌、無娘果等,被稱為“國際第一名菌”。印度塊菌富含17種氨基酸、8種維生素、適量的蛋白質、以及雄性酮、甾醇、鞘脂、脂肪酸、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50余種生理活性成分,并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8種氨基酸、鋅、錳、鐵、鈣、磷、硒等必需營養素,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衰老、益胃、清神、止血、療痔等藥用價值,具有抗癌活性,對癌細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激發腦細胞活力。由于野生印度塊菌產量低,需要依靠人工栽培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而有效的接種方法不僅是印度塊菌菌根化生產的前提,也是塊菌栽培成敗的關鍵。
榛子樹(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又名榛子,是世界上四大干果(核桃、扁桃、榛子、腰果)之一,為樺木科榛屬灌木或小喬木,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陰坡灌叢中。分布于中國、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朝鮮、日本、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蒙古東部,國內分布于貴州、四川東部、陜西、甘肅中部和東南部、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生于海拔700-2500米的山地林間,抗寒性強,喜歡濕潤的氣候。它較為喜光,充足的光照能促進其生長發育和結果。榛子樹苗的繁殖方式有播種育苗,分株、根蘗育苗和壓條育苗,種子發芽力保持1年,播種時間以春季為宜。
目前,國內外雖有少量關于印度塊菌的栽培接種技術,并一定程度地運用到人工栽培實踐中,但多停留在探索階段,技術還遠不成熟。榛子樹作為印度塊菌的宿主植物之一,在印度塊菌的人工栽培中受到關注,但現有榛子樹接種技術尚不成熟,接種效果不理想,接種成功率較低,導致印度塊菌栽培的成本增加、產量受限,難以推廣應用,需要研究有效的華山松印度塊菌人工接種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印度塊菌人工栽培中接種成功率低、成本高等不足,提出一種榛子樹種子育苗接種印度塊菌的方法,通過宿主植物幼苗培育和營造菌種生長環境,提高印度塊菌接種成功率,降低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榛子樹種子育苗接種印度塊菌的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1)種子預處理:取榛子樹種子,置于0-4℃下冰箱內保藏4-5個月,取出后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三次消毒處理,先用濃度35-40%的H
(2)制備塊菌菌種液:選擇成熟的鮮印度塊菌,清洗干凈后用無菌水沖洗2-3次,然后置于粉碎機中粉碎至粒度50-80目的細末狀,再按1:5-10的體積比加入無菌水,得到印度塊菌菌種液備用;
(3)制備育苗基質:按1:0.8-1:3-4的重量比,取干燥的河沙、蛭石、生荒土粉碎至粒度小于等于4mm并混合均勻,再加入步驟(2)制備的塊菌菌根液,使混合料含水率達50-55%,得到育苗基質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露源野生真菌研究所(有限合伙),未經云南露源野生真菌研究所(有限合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543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