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條對格裁剪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25316.0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91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林世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拓卡奔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H7/00 | 分類號: | D06H7/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張海兵 |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裁剪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對條對格裁剪方法及系統,用以解決現有的條格服裝生成中,裁剪效率低、精度差的問題。該方法包括:導入CAD版圖并將面料拉進裁床裁剪區域;對所述面料進行三點定位后,移動裁頭至當前裁片的第一個預設匹配點;判斷所述裁頭的紅外線指示器的紅點是否與當前裁片的第一個預設匹配點重合,若是,標記所述預設匹配點為匹配點;否則,移動所述裁頭至與所述預設匹配點重合的位置并標記為匹配點。本發明在裁剪之前通過匹配條格點方式,調整裁床電腦里裁片的位置,操作簡單,節省時間。并且裁剪完之后不需要再進行人工裁剪,減少生產流程步驟,提高效率,減少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裁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對條對格裁剪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服裝廠在生產有條格襯衫的過程中,由于襯衫部分裁片的條紋和條格做出來需要對齊,一般部分裁片裁割出來的裁片會大一些,通過人工將需要有條有格要求的裁片進行匹配,然后進行人工修剪。
目前的人工電剪刀裁剪,先使用嘜架紙在條格面料上,將需要的匹配點進行匹配,然后使用針固定嘜架紙和面料防止嘜架紙移位,然后再進行修剪,這樣效率低,精度差。目前的機器裁剪使用裁頭空跑方式觀察紅外線指示器的紅點,紅點運行的輪廓線是否與嘜架紙的輪廓線重合進行裁剪,空跑占用時間久,嘜架紙與面料之間要求不能移動。在面料進入裁剪去之前進行全景拍照的方式,幅寬比較大,面料拍出來的照片周圍會扭曲變形,進裁剪區域前將CAD調整好,要求面料在送進裁剪區域過程中不能產生偏移,真空吸附過程中,條格面料也需要保持不變,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比較難做到面料保持不變的。
公開號為CN103433960A的專利提供了一種激光式對條對格精細排布工藝。它的工藝步驟依次包括選料、技術準備、送料、一次對條對格、熨燙、二次對條對格、檢查、排料劃樣、裁剪。本發明采用了先進的激光定位對條對格以及二次校驗技術。其精確的定位方式是根據激光能夠定向發光,即只朝一個方向射出光線、且光束的發射度極小的原理。該發明的優點是:由于其精確的定位技術以及采用二次對條對格方式使得鋪布過程中每層面料能夠對條對格,保證面料經緯絲向的重合度,有效地提高了布匹在排料劃樣中的良品率,又通過在兩次對條對格過程中安排熨燙這一工序,適當改變纖維的張縮度與織物經緯組織的密度和方向,在未成衣前,提高了布匹的質量。該發明需要多次對條對格,操作麻煩,過程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條對格裁剪方法及系統,用以解決現有的條格服裝生成中,裁剪效率低、精度差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對條對格裁剪方法,包括步驟:
導入CAD版圖并將面料拉進裁床裁剪區域;
對所述面料進行三點定位后,移動裁頭至當前裁片的第一個預設匹配點;
判斷所述裁頭的紅外線指示器的紅點是否與當前裁片的第一個預設匹配點重合,若是,標記所述預設匹配點為匹配點;否則,移動所述裁頭至與所述預設匹配點重合的位置并標記為匹配點。
進一步地,還包括步驟:
標記所述預設匹配點為匹配點后,判斷所述匹配點是否為當前裁片的最后一個匹配點,若是,移動裁頭至下一個裁片的第一個預設匹配點;否則,移動裁頭至當前裁片的下一個預設匹配點。
進一步地,還包括步驟:
若所述紅點與所述預設匹配點不重合,在所述裁頭移動到所述預設匹配點后,將當前裁片根據所述裁頭的位移進行對應的位移或者旋轉。
進一步地,當前裁片以當前裁片的第一個匹配點為中心進行旋轉,旋轉角度θ的計算公式如下:
θ=arctan(y2-y1)/(x2-x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拓卡奔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拓卡奔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53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