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稻田蝦養殖病害防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5218.7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23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高晉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肥西縣翰鵬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1/59 | 分類號: | A01K61/59;A01K61/1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稻田 養殖 病害 防治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稻田蝦養殖技術領域,具體屬于一種稻田蝦養殖病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小龍蝦也稱克氏原螯蝦、紅螯蝦和淡水小龍蝦。形似蝦而甲殼堅硬。成體長約5.6~11.9厘米,暗紅色,甲殼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條紋。幼蝦體為均勻的灰色,有時具黑色波紋。螯狹長。甲殼中部不被網眼狀空隙分隔,甲殼上明顯具顆粒。額劍具側棘或額劍端部具刻痕。是淡水經濟蝦類,因肉味鮮美廣受人們歡迎。因其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其攝食范圍包括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尸體等,食物匱缺時亦自相殘殺。小龍蝦近年來在中國已經成為重要經濟養殖品種。
稻田蝦養殖是一種水稻和小龍蝦共養技術,通過蝦在稻田里不停的行動、覓食來幫助稻田松土,吃掉田中的消耗肥料的野草和其他水生生物,不僅節約除草勞動力,消滅維護人畜的蚊蠅,還能獲得優質的水產蛋白,增產增效;但是現有的稻田蝦養殖過程中存在一個重大的技術難點就是如何使水稻和小龍蝦達到一個最優的生態平衡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稻田蝦養殖病害防治方法,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小龍蝦發病的概率,保證了小龍蝦的品質和產量,同時降低的養殖風險,適用范圍廣闊。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稻田蝦養殖病害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放苗前,用生石灰等徹底清塘,確保池水清新,溶氧充足,并及時清除池中殘餌和雜物;
(2)采用0.2~0.3毫克/升濃度的高錳酸鉀全池潑灑消毒;
(3)蝦苗投放后;每30~40天對池水內噴灑依次混合預防溶液,所述的混合預防溶液用量為每畝水面5~6公斤。
進一步,所述的混合預防溶液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清水1000份,生石灰40~100份,食鹽100~200份,福爾馬林溶液10~20份,甲基藍150~300份。
進一步,所述的混合預防溶液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清水1000份,生石灰60份,食鹽150份,福爾馬林溶液15份,甲基藍260份。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實施效果如下:
本發明所述一種稻田蝦養殖病害防治方法,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小龍蝦發病的概率,保證了小龍蝦的品質和產量,同時降低的養殖風險,適用范圍廣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不僅限于這些實例,在為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所為任何改進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稻田蝦養殖病害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放苗前,用生石灰等徹底清塘,確保池水清新,溶氧充足,并及時清除池中殘餌和雜物;
(2)采用0.2~0.3毫克/升濃度的高錳酸鉀全池潑灑消毒;
(3)蝦苗投放后;每30~40天對池水內噴灑依次混合預防溶液,所述的混合預防溶液用量為每畝水面5~6公斤。
進一步,所述的混合預防溶液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清水1000份,生石灰40~100份,食鹽100~200份,福爾馬林溶液10~20份,甲基藍150~300份。
進一步,所述的混合預防溶液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清水1000份,生石灰60份,食鹽150份,福爾馬林溶液15份,甲基藍260份。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發明構思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發明的構思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肥西縣翰鵬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未經肥西縣翰鵬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521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快速分離魚卵仔魚的孵化裝置
- 下一篇:水產養殖用浮漂球連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