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多應用平臺的賬戶管理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711223268.1 | 申請日: | 2017-11-29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13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發明(設計)人: | 羅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九鼎智遠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應用 平臺 賬戶 管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理平臺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多應用平臺的賬戶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各種互聯網應用如雨后春筍般被開發應用,這極大地豐富了互連網領域的覆蓋面,但是,用戶在使用互聯網應用時,就需要分別注冊若干賬戶,而隨著應用的增多,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賬戶,即賬號和密碼,這對于個人而言,非常難以管理。
目前已出現有部分應用能通過同一賬戶使用若干應用,如騰訊賬戶或阿里巴巴賬戶,但該類應用僅限于該企業開發的平臺,對于跨平臺應用,也不能實現同一管理。
而另一種管理方式為,授權應用,即通過如微信賬戶、支付寶賬戶、微博賬戶或郵箱賬戶等,授權登錄第三方應用。該類管理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實現跨平臺的應用交叉授權,但該類應用,用戶需要記住授權前的微信等其他賬戶與第三方平臺的對應關系,一旦退出后,或者一旦在第三方應用中修改密碼后,則需要再次授權才能使用第三方應用,由此不能長期保存在第三方應用中的操作數據;同時,對于授權的微信賬戶等,也需要分別進行管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對多應用平臺的賬戶進行統一管理的方法,解決跨平臺賬戶的統一授權和管理問題,同時,不影響在被授權應用中的操作數據。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多應用平臺的賬戶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登錄賬戶管理平臺;
S20:授權該賬戶管理平臺管理至少一個應用平臺;
S30:當使用所述至少一個應用平臺時,對登錄所述賬戶管理平臺的賬戶進行登錄所述至少一個應用平臺的授權;此處的至少一個應用平臺為被授權賬戶管理平臺進行管理的應用平臺;
S40:對登錄到所述至少一個應用平臺的賬戶進行賬戶與應用平臺的對應存儲。
上述方案,通過同一賬戶,實現對至少一個應用平臺(基于用戶自行選擇)進行賬戶與應用平臺的對應管理,應用越多,管理效果越明顯,從而解決了跨平臺賬戶不能同一管理的問題。對于獨立的應用平臺,其獨立運行的數據不受管理平臺的影響。
進一步的,S10具體為:
S101:轉到所述賬戶管理平臺的URL鏈接,或進入賬戶管理平臺的應用;
S102:注冊或者使用賬號和密碼登錄所述賬戶管理平臺。
進一步的,S20具體為:
S201:獲取應用平臺列表;
S202:用戶從所述應用平臺列表中,選取至少一個應用平臺以授權給所述賬戶管理平臺進行管理。
作為優選,上述應用平臺列表為:包含與所述賬戶管理平臺在同一設備、系統、平臺或服務器下的應用平臺的列表。
進一步的,S30具體為:
S301:當用戶使用所述S20中被授權管理的應用平臺時,自動跳轉到所述賬戶管理平臺的賬戶授權界面,或者自動跳轉出賬戶授權提醒;
S302:接收用戶對所述賬戶授權界面或所述賬戶授權提醒的反饋信息;
S303:若所述反饋信息對應于同意授權所述賬戶登錄所述S301的應用平臺,則將所述賬戶在所述應用平臺進行注冊;否者,正常運行所述應用平臺。
進一步的,S40具體為:
S401:獲取S20中被授權管理的應用平臺的應用平臺信息;
S402:將所述賬戶和所述應用平臺信息進行關聯存儲。
更進一步的,在S40后,方法還包括:
S50:賬戶管理平臺按預定規則同步所述至少一個應用平臺的應用平臺信息和賬戶,所述賬戶包含賬號和密碼,所述密碼為登錄所述賬戶管理平臺的密碼,或者為所述賬戶登錄所述至少一個應用平臺后,用戶修改的密碼。
作為優選,上述預定規則為:在每一次啟動所述至少一個應用平臺并退出時。即用戶每操作一次應用平臺,在退出后,賬戶管理平臺即同步一次該應用平臺的賬戶。
進一步的,在S50后,方法還包括:
S60:賬戶管理平臺接收:取消管理S20中被授權的應用平臺中,若干應用平臺的命令,刪除對所述取消管理的應用平臺進行關聯存儲的賬戶和應用平臺信息。
進一步的,上述S60還包括:在所述取消管理的應用平臺上,注銷所述賬戶。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九鼎智遠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未經四川九鼎智遠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32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睡蓮花茶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大黃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