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氣儲層物理模型及其潤濕性全域量化模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23227.2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56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岳湘安;馮雪鋼;傅友君;趙決順;鄒積瑞;張波;王旭剛;張俊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石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7/00 | 分類號: | E21B47/00;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劉娟;沈金輝 |
| 地址: | 10224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氣 物理 模型 及其 潤濕 全域 量化 模擬 方法 | ||
1.一種油氣儲層物理模型潤濕性全域量化模擬方法,該方法是基于油氣儲層物理模型進行的,所述油氣儲層物理模型包括油潤濕物理模型和/或水潤濕物理模型;其中,
所述油潤濕物理模型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將模型砂、油濕調控劑和膠結劑混合均勻后進行后處理,得到油潤濕物理模型;其中,所述油濕調控劑的潤濕接觸角大于160°,耐溫溫度至少為200℃;在所述油潤濕物理模型中,將油濕調控劑與模型砂的重量之比記為Ro,所述Ro的取值不超過0.03;
所述水潤濕物理模型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將模型砂、水濕調控劑和膠結劑混合均勻后進行后處理,得到水潤濕物理模型;其中,所述水濕調控劑的潤濕接觸角小于20°,耐溫溫度至少為200℃;在所述水潤濕物理模型中,將水濕調控劑與模型砂的重量之比記為Rw,所述Rw的取值不超過0.03;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分別測定不同Ro值的油潤濕模型的潤濕指數,其中,所述Ro表示油濕調控劑與模型砂的重量之比;
分別測定不同Rw值的水潤濕模型的潤濕指數,其中,所述Rw表示水濕調控劑與模型砂的重量之比;
構建潤濕指數與Ro和Rw的關系,以得到油氣儲層物理模型潤濕指數在[-1.0-1.0]的全域化模擬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油濕調控劑的粒徑小于0.2μ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油濕調控劑包括氟樹脂。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油濕調控劑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和氟化(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濕調控劑包括親水疏油性氣相二氧化硅。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親水疏油性氣相二氧化硅的粒徑為20nm-2μ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o的取值為[0-0.013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w的取值為[0-0.0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油潤濕物理模型包括一系列不同Ro值的油潤濕子物理模型。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分別測定不同Ro值的油潤濕模型的潤濕指數時,不同Ro的取值分別為0、0.0067、0.0107和0.0133。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潤濕物理模型包括一系列不同Rw值的水潤濕子物理模型。
12.根據權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分別測定不同Rw值的水潤濕模型的潤濕指數時,不同Rw的取值分別為0、0.0067、0.01和0.02。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基于所述油氣儲層物理模型潤濕指數在[-1.0-1.0]的全域化模擬結果,制備需要的潤濕指數的油氣儲層物理模型的步驟,該步驟包括以下過程:
基于所述油氣儲層物理模型潤濕指數在[-1.0-1.0]的全域化模擬結果,確定需要的潤濕指數對應的Ro值或Rw值;
根據確定的Ro值或Rw值,制備需要的潤濕指數的油氣儲層物理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石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石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322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