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綿城市生態廣場道路路基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3191.8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4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立圓;湯俊杰;謝玄業;陳韻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綠化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5/00 | 分類號: | E01C15/00;E01C5/04;E01C3/00;E01C11/22;E03F5/10;E03B3/02;E03F1/00;A01G25/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英強;付奕昌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綿 城市 生態 廣場 道路 路基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海綿城市生態廣場道路路基結構,包括道路面層和道路基層,所述道路基層包括上下間隔的透水基層、不透水基層,在所述透水基層與不透水基層之間間隔設有多個豎向排水集水井并回填形成有路基土層,所述排水集水井從中間到兩側以階梯式排列分布,相鄰所述豎向排水集水井之間通過橫向排水管道相連接,處于最外兩側的所述豎向排水集水井通過橫向排水管道與外部排水設施相連接,通過透水基層與豎向排水集水井組成立體排水體系,下滲的積水通過透水基層流向各豎向排水集水井,各豎向排水集水井內的積水再通過橫向排水管道向外排出,達到將積水迅速排出的目的,避免積水積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園林道路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海綿城市生態廣場道路路基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根據現有的城市廣場路面損壞狀況研究表明,進入路面結構內的水是造成或加劇路面損壞的主要原因,積水下滲到路面基層后無法迅速排出,發生積水腐蝕損害,降低城市廣場路面的使用壽命。因此,在城市廣場道路建設及維護工程中,路面內部的排水設計至關重要,如何將滲入路面內部的積水迅速排出對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壽命具有重要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快速、高效排出積水的海綿城市生態廣場道路路基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海綿城市生態廣場道路路基結構,包括道路面層和道路基層,所述道路基層包括上下間隔的透水基層、不透水基層,在所述透水基層與不透水基層之間間隔設有多個豎向排水集水井并回填形成有路基土層,所述排水集水井從中間到兩側以階梯式排列分布,相鄰所述豎向排水集水井之間通過橫向排水管道相連接,處于最外兩側的所述豎向排水集水井通過橫向排水管道與外部排水設施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道路面層由透水磚塊組合構成,所述透水基層由透水混凝土澆筑構成,所述不透水基層由不透水混凝土澆筑構成,所述豎向排水集水井由碎礫石填筑構成。
進一步地,所述豎向排水集水井底部高程從中間到兩側依次遞減,所述橫向排水管道與豎向排水集水底部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不透水基層頂面鋪設有防滲土工膜材。
進一步地,所述透水基層設有與外部相通的風管。
進一步地,還包括具有種植土體的種植槽溝,所述橫向排水管道與外部排水設施之間還設有蓄水箱,在所述種植槽溝與蓄水箱之間設有引水管道,所述引水管道一端卷繞成螺旋狀埋設在種植槽溝的種植土體內,所述引水管道另一端通向蓄水箱底部,所述引水管道內設有吸水海綿。
進一步地,所述蓄水箱設有橫向通水管道,所述橫向通水管道的高程高于橫向排水管道的高程,所述橫向通水管道與外部排水設施相接。
有益效果:此海綿城市生態廣場道路路基結構中,通過透水基層與豎向排水集水井組成立體排水體系,下滲的積水通過透水基層流向各豎向排水集水井,各豎向排水集水井內的積水再通過橫向排水管道向外排出,達到將積水迅速排出的目的,避免積水積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綠化公司,未經廣州市綠化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31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