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分解回收銅渣中有價金屬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22758.X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58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恢;張立奉;彭兵;梁彥杰;任力理;王忠兵;朱順;彭寧;李燕春;趙宗文;雷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1/02 | 分類號: | C22B1/02;B03C1/015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張偉;魏娟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分解 回收 銅渣中有價 金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分解回收銅渣中有價金屬的方法;該方法是將銅渣和六氟合鋁酸鈉混合球磨后,置于空氣氣氛下焙燒;焙燒產物經過破碎、磁選分離,得到磁鐵礦,該方法能在溫和條件下使銅渣中不可回用的鐵資源定向調控高效轉化為磁鐵礦,實現銅渣的減量化及二次資源化,解決了銅渣末端開路、國內高品位鐵礦石資源匱乏和環境污染問題,為銅渣的處理開辟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銅渣的處理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高效分解回收銅渣中有價金屬的方法,屬于冶金工程與環境工程交叉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銅產量迅猛增長,超越智利躍居世界第一,但同時也產生大量廢渣,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約300萬噸銅渣,且仍然在逐年遞增。目前這些廢渣大量堆存,不僅占用土地資源,而且還造成大量有價金屬資源的浪費;銅渣是屬于典型的FeO-SiO2系渣,渣中含鐵40%,遠高于冶煉鐵礦29.1%的平均品位,為一種潛在的鐵資源,但該類渣中鐵80%以上以鐵橄欖石相存在,嵌布粒度極細,硅鐵難以分開,致使該類硅鐵復合氧化物中鐵得不到合理的回收,一直作為工業不可用鐵而廢棄不用。我國雖然是世界上鋼鐵生產大國,但原料大多依賴國外進口,所以鐵礦資源匱乏。
現有研究報道中,銅渣中有價金屬的回收主要通過氧化/還原焙燒-磁選得到鐵精礦、直接還原-磁選得到鐵精礦、直接還原熔煉得到鐵合金。銅渣中鐵主要以鐵橄欖石物相存在,鐵橄欖石性質穩定,在1100℃以下用氧氣進行氧化焙燒或用一氧化碳/碳進行還原焙燒,但鐵橄欖石轉化為四氧化三鐵或三氧化二鐵的轉化率均不高,因此氧化/還原焙燒-磁選處理鐵橄欖石類冶金廢渣效果不理想;李燕春等(201510572205.1)在二氧化硫加氧氣的氣氛下,與氧氣氣氛焙燒相比,雖然對溫度要求低些,但是轉化效果較差,主要物相為Fe2O3,磁選效果差,經過強磁選所得鐵精礦品位為66%。楊慧芬等以褐煤為還原劑,采用直接還原-磁選方法對含鐵39.96%的水淬銅渣進行回收鐵的研究,獲得鐵回收率為81.01%的直接還原鐵粉,回收率較低。閆方興等人利用電石渣中的氧化鈣和銅渣中的二氧化硅等組分來生產硅鈣鐵合金,分兩段熔煉,且熔煉溫度高達1600℃以上,能耗很高。綜上所述,目前銅渣中鐵資源的回收利用缺乏環境友好、分離效果高的方法,使得渣中鐵資源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這是冶金和環境領域函待解決的一個難題,迫切需要一種節能、高效、流程短的工藝方法回收銅渣中伴生的鐵資源。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六氟合鋁酸鈉促進空氣氧化,實現在低二次污染和溫和條件下使銅渣中鐵橄欖石類礦物高效分解轉換成磁鐵礦的方法,該方法節能、高效、流程短,可以高效回收銅渣中伴生有價資源。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分解回收銅渣中有價金屬的方法,該方法是將銅渣和六氟合鋁酸鈉混合球磨后,置于空氣氣氛下焙燒;焙燒產物經過破碎、磁選分離,得到磁鐵礦。
優選的方案,所述銅渣和六氟合鋁酸鈉質量比為1:(1~10)。
優選的方案,所述球磨的條件為:轉速300~500r/min,時間為1~5小時。較優選的球磨條件為:轉速350~450r/min,時間為1~3小時。
優選的方案,所述焙燒的條件為:焙燒溫度在1010℃以上,焙燒時間為10~180min。較優選的焙燒的條件為:焙燒溫度在1010℃~1400℃,焙燒時間為30~120min。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銅渣主要來源于銅冶煉廠熔煉水淬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27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