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萃仙菇雜交育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1929.7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968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克東;劉振濤;于秀英;楊晶;閆衛榮;單書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蓬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40;A01G18/50;A01H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1400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萃仙菇 雜交育種 方法 | ||
1.一種萃仙菇雜交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將白玉菇菌株與灰蟹菇菌株分別培養得到對應的適齡菌絲;
(2)原生質體的制備與再生:無菌條件下,將步驟(1)所得適齡菌絲分別進行溶壁酶酶解處理,得到原生質體,純化,加入原生質體再生培養液,封口培養;
(3)挑取再生原生質體的尖端菌絲進行培養,并在無菌條件下篩選單核再生菌株,然后將白玉菇單核菌株與灰蟹菇單核菌株配對雜交,接種培養,純化,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萃仙菇雜交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的培養方法為:先接種至試管斜面PDA培養基,25℃恒溫培養10天,然后轉接到平板PDA培養基,25℃恒溫培養5~7天,再轉接到250mL三角瓶液體加富培養基中,25℃恒溫搖床上震蕩培養4天,最后用無菌槍頭吸取5mL新鮮幼嫩培養液到另一個250mL三角瓶液體加富培養基中,25℃恒溫培養4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萃仙菇雜交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溶壁酶酶解處理的具體方法是:無菌條件下,將適齡菌絲倒入離心管中,離心處理,洗滌;用無菌濾紙吸干菌絲水分,然后取菌絲置于另一離心管中,加入溶壁酶溶液,30℃水浴,脫壁2.5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萃仙菇雜交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純化方法是:原生質體離心,除去上清酶液,再次離心,穩滲劑溶液洗滌,第三次離心去除穩滲劑與酶液,采用原生質體再生培養液洗滌,吸除上清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萃仙菇雜交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加入原生質體再生培養液 5mL,顛倒數次后混勻,靜置1小時,待菌絲沉淀后,取上清液到離心管中,加入原生質體再生培養液 5mL,稀釋后鏡檢,當原生質體的含量調整至每個低倍鏡視野下只有1~2個原生質體的濃度時,吸取100μL的原生質體懸浮液涂布于原生質體再生培養基平板中,封口膜封口后,25℃恒溫培養8~12天。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萃仙菇雜交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的具體方法如下:
(31)觀察原生質體再生的萌發情況,當出現芒狀再生菌落的時候,挑取再生原生質體的尖端菌絲至試管斜面PDA培養基中進行培養;
(32)在無菌條件下,吸取5~10μL的乳酸石炭酸棉藍染色液于載玻片上,挑取步驟(31)中培養好的菌絲置于所述染色液中,蓋上蓋玻片,染色1分鐘,橡膠塞壓平,制片在顯微鏡下鏡檢,以是否存在鎖狀聯合為單核再生菌株的篩選標準;
(33)無菌條件下,將白玉菇單核菌株與灰蟹菇單核菌株配對雜交,挑取其單核菌株菌塊接種到試管斜面PDA培養基上,兩菌塊間間隔距離為1cm,25℃恒溫培養;
(34)當兩菌絲交聯在一起時,挑取交聯的菌絲于載玻片的乳酸石炭酸棉藍染色液中,蓋上蓋玻片,染色1分鐘,橡膠塞壓平,在顯微鏡視野下鏡檢,以是否存在鎖狀聯合為判斷標準;若發現有鎖狀聯合的菌株,挑取交聯菌絲轉接到試管斜面PDA培養基中,25℃恒溫培養,即得純化的雜交菌株;
(35)雜交菌株驗證:進行拮抗反應實驗和出菇試驗驗證雜交種與親本菌株的形狀差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蓬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濟南蓬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192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慈姑的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提高硒含量的富硒香菇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