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對硝基苯甲酰氯的尾氣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1921.0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363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薛居強;張泰銘;孫豐春;張聰聰;楊德耀;張善民;畢義霞;謝圣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01/12 | 分類號: | C07C201/12;C07C205/57;C01C1/16;B01D53/26;B01D53/02;B01D53/78;B01D53/68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19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對硝基苯甲酰氯 尾氣 尾氣處理 反應釜 對硝基苯甲酸 精細化工技術 納米陶瓷粉 資源利用率 活性炭 氯氣 除塵處理 回收利用 氯化亞砜 企業成本 剩余氣體 直接排放 水中 霧化 催化劑 回收 污染 | ||
本發明屬于精細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硝基苯甲酰氯的尾氣處理方法。對硝基苯甲酰氯尾氣進行霧化和除塵處理;處理后的尾氣進入反應釜內,反應釜內加入對硝基苯甲酸、氯化亞砜與催化劑進行反應;回收反應后的氣體進行干燥,并與氯氣混合后經過活性炭和納米陶瓷粉;剩余氣體通入氨水中,即可。本發明能夠將反應產生的尾氣進行回收利用,因此避免了尾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產生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工藝簡單,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精細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硝基苯甲酰氯的尾氣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對硝基苯甲酰氯是一種醫用原料,用來制備鹽酸普魯卡因、對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及葉酸等;可以作為染料原料,制備直接染料棕100用于皮革及紙張;還可以用來制造酸性染料、食品添加劑(奶粉調節劑)、彩色顯影劑及有機合成中間體、鑒別醇、酚試劑等。
對硝基苯甲酰氯是合成葉酸、鹽酸普魯卡因、N-對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等維生素類醫藥產品的重要中間體,也廣泛用于顏料、彩色顯影劑的生產。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飼料工業的興起和信息產業的發展,對硝基苯甲酰氯的用量越來越大。
對硝基苯甲酰氯的現有生產工藝大致為以下幾種:①以對硝基苯甲酸與光氣進行反應而得;②以對硝基苯甲酸為原料,與三氯氧磷(或五氯化磷)反應制備;③以對硝基苯甲酸為原料,與氯化亞砜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合成。現有的幾種制備方法中都存在一定不足:如光氣與三氯氧磷為劇毒物,對人員安全及環境易造成危害;五氯化磷為固體,需添加溶劑才能加快反應,易增加雜質及分離操作;以氯化亞砜為氯化劑時,反應時間較長,且需加柱蒸餾除雜,增加能耗等,因此生成的尾氣直接排放會造成環境的污染。
目前工業化工領域的壯大,對工業制程的尾氣處理方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一般工業尾氣都含有大量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多數企業通常只對其中一種尾氣成分進行處理和回收,而導致處理后的尾氣排放之后,仍包含有毒有害氣體,對人們群眾健康構成威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硝基苯甲酰氯的尾氣處理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避免了尾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產生污染,技術穩定可靠。
本發明所述的對硝基苯甲酰氯的尾氣處理方法,步驟如下:
(1)對硝基苯甲酰氯尾氣進行霧化和除塵處理;
(2)處理后的尾氣進入反應釜內,反應釜內加入對硝基苯甲酸、氯化亞砜與催化劑進行反應;
(3)回收反應后的氣體進行干燥,并與氯氣混合后經過活性炭和納米陶瓷粉;
(4)剩余氣體通入氨水中,即可。
步驟(2)中所述的對硝基苯甲酸和氯化亞砜的質量比為1:2-3。
步驟(2)中所述的催化劑為吡啶。
步驟(2)中所述的催化劑用量為對硝基苯甲酸質量的0.5-1.2%。
步驟(3)中所述的活性炭和納米陶瓷粉的質量比為1:0.5-1。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能夠將反應產生的尾氣進行回收利用,因此避免了尾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產生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工藝簡單,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1)對硝基苯甲酰氯尾氣進行霧化和除塵處理;
(2)處理后的尾氣進入反應釜內,反應釜內加入對硝基苯甲酸、氯化亞砜與吡啶進行反應;對硝基苯甲酸和氯化亞砜的質量比為1:2,吡啶用量為對硝基苯甲酸質量的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19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