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dIn2S4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1893.2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338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東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東軍 |
| 主分類號: | B01J27/04 | 分類號: | B01J27/04;B01J35/08;B01J37/08;B01J37/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興智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李俊建 |
| 地址: | 3125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晶化 催化劑 硫代乙酰胺 去離子水 干燥箱 燒杯 制備 褶皺 球狀顆粒表面 催化劑活性 溶液酸堿度 產品轉移 恒溫干燥 離心洗滌 球狀顆粒 真空恒溫 反應釜 廢液缸 離心管 上清液 水熱釜 懸濁液 乙醇 稱取 量取 移入 疏松 冷卻 溶解 | ||
本發明提供一種CdIn2S4催化劑的制備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稱取InCl3、CdCl2、硫代乙酰胺,量取去離子水,充分溶解于燒杯;將上面步驟獲得的溶液移入反應釜中;置于真空恒溫干燥箱中,改變晶化溫度,晶化時間,溶液酸堿度等條件進行晶化反應;室溫時靜置2小時冷卻以后,將水熱釜上清液倒入廢液缸中,將下部懸濁液于離心管中;用乙醇和去離子水離心洗滌若干次;將上面產品轉移至燒杯,置干燥箱中80℃恒溫干燥5h。即得到CdIn2S4催化劑。采用硫代乙酰胺,球狀顆粒也較多,而且球狀顆粒表面疏松,褶皺較多。這樣有利于提高催化劑活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硫化銦鎘負載型復合光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屬功能化環境友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CdIn2S4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對該項技術的研究進展,研究者們首先關注的是對該項技術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催化劑。在光催化技術的研究中,研究者們嘗試了多種多樣的半導體催化劑,主要包含鈦礦類半導體。近幾年來,研究者目光轉移到含硫半導體上,硫化物具有優良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從二元的In2S3光催化劑到目前大多數研究者研究的三元甚至四元硫化物光催化劑。下面介紹基于CdIn2S4制備的研究進展。
追溯到1955年,可以查到關于CdIn2S4制備的報道,Hahn等在真空環境中將In、CdS和S在800℃混合合成這種催化劑。后來Kerimova等通過高溫焙燒的將CdS和In2S3的混合而得到CdIn2S4。按照化學計量比得到銦、鎘和單質硫的混合物,接著通過碘蒸發轉移法可獲得單晶體CdIn2S4。Sawant 等運用熱解噴霧技術,在FTO導電玻璃上沉積得到CdIn2S4薄膜。上述制備催化劑方法存在一些缺點,如不易操作、反應條件苛刻、需要特殊真空反應裝置或反應周期長等,而且反應所得產物還有可能存在成分分布不均勻的現象。然而,溶劑熱合成法具有操作簡單、反應條件溫和、能獲得較大的比表面積產品等優點。對于光催化劑而言,提高其活性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增加催化劑的比表面積。
2008年,Fan等在表面活性劑和無模板劑的條件下,通過水熱合成法合成具有開口的CdIn2S4空心球。研究表明,溫度提高和反應時間延長均有利于吸收邊紅移和結晶度的提高。控制水熱溫度在160℃,晶化時間為16h,這樣可得到結晶度最好的CdIn2S4催化劑顆粒。其所合成樣品形貌為直徑約 5μm的中空微球。有意思的是,該微球無需任何助劑、生物大分子或有機模板,而僅僅由許多雙棱錐有序自組裝堆砌而成。
本發明技術采用水熱法合成光催化劑CdIn2S4。其制備原理過程如下:稱取一定量InCl3、CdCl2、硫代乙酰胺,量取一定量去離子水,充分溶解于燒杯;將獲得的溶液移入反應釜中;置于真空恒溫干燥箱中,改變晶化溫度,晶化時間,溶液酸堿度等條件進行晶化反應;室溫時靜置2小時冷卻以后,將水熱釜上清液倒入廢液缸中,將下部懸濁液于離心管中;用乙醇和去離子水離心洗滌若干次;將上面產品轉移至燒杯,置干燥箱中80℃恒溫干燥5h。
發明內容
本發明以水熱合成技術為制備手段,制備出CdIn2S4催化劑。其優點在于此合成過程環保,經濟,簡單。另一方面相對于其他載體,埃洛石納米管價格低,降低了實驗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CdIn2S4催化劑的制備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東軍,未經張東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18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