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光譜特征的金屬工件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21083.7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70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程麒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31 | 分類號: | 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76826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光譜 特征 金屬 工件 表面 缺陷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光譜特征的金屬工件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具體步驟如下:步驟1:手持光譜分析儀,在金屬工件表面隨機選取7?8個測量點,同一個點每次測量2?3次,記錄相關數據,并計算平均值,每次測量前需在白板上進行標定;步驟2:用人工檢測的方法,采用儀表檢測,記錄檢測數據;步驟3:利用EXCEL數據和圖樣,分析敏感波段的工件表面的合格率;本發明利用光譜特征檢測金屬工件表面缺陷,提高檢測準確率,避免由于人工疲勞等引起的錯誤判斷,提高了金屬加工件檢測效率和產品合格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金屬工件表面缺陷檢測方法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基于光譜特征的金屬工件表面缺陷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金屬材料作為我國很多工業的主要原材料,其質量對其衍生的產品的質量影響至關重要。金屬材料在生產過程、使用過程中由于受到原材料、軋制工藝、使用環境等諸多技術因素的影響,會產生如裂紋,夾雜等缺陷,使材料的質量降低。因此,及時有效的對金屬材料進行缺陷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
現如今在對金屬材料進行加工的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人眼進行辨別加工過程中的金屬工件是否有表面缺陷,長期如此,會產生疲勞,作出錯誤的判斷,其加工精度比較低,產品的合格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基于光譜特征的金屬工件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利用光譜特征檢測金屬工件表面缺陷,能提高檢測準確率,避免由于人工疲勞等引起的錯誤判斷,提高了金屬加工件檢測效率,為智能制造技術的實現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基于光譜特征的金屬工件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手持光譜分析儀,在金屬工件表面隨機選取7-8個測量點,同一個點每次測量2-3次,記錄相關數據,并計算平均值,每次測量前需在白板上進行標定;
步驟2:用人工檢測的方法,采用儀表檢測,記錄檢測數據;
步驟3:利用EXCEL數據和圖樣,分析敏感波段的工件表面的合格率;
步驟4:采用SPSS分析軟件進行數據相關和回歸分析,找到合格工件表面數據和光譜波段范圍的一致關系,并建立檢測合格金屬產品的線性函數模型。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采用便攜式光譜分析儀,通過測試金屬工件表面的高光譜數據,采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對反射光譜與合格產品的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建立合格產品的光譜波段數據和敏感波段,并基于這些敏感波段及由它們組成的比值指數和歸一化指數,建立了檢測合格金屬產品的線性函數模型。有效提高了檢測準確率,避免由于人工疲勞等引起的錯誤判斷,提高了金屬工件的加工精度和產品合格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基于光譜特征的金屬工件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手持光譜分析儀,在金屬工件表面隨機選取7個測量點,同一個點每次測量2次,記錄相關數據,并計算平均值,每次測量前需在白板上進行標定;
步驟2:用人工檢測的方法,采用儀表檢測,記錄檢測數據;
步驟3:利用EXCEL數據和圖樣,分析敏感波段的工件表面的合格率;
步驟4:采用SPSS分析軟件進行數據相關和回歸分析,找到合格工件表面數據和光譜波段范圍的一致關系,并建立檢測合格金屬產品的線性函數模型。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108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