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榫卯式鋼管混凝土柱連接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18822.7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4054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威;程玉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C3/34 | 分類號: | E04C3/34;E04B1/58 |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瑩;吳歡燕<國際申請>=<國際公布>=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管混凝土柱 插槽 插塊 側壁 插桿 通孔 連接件 輔助設備 橫向貫穿 結構工程 施工成本 施工效率 現場澆注 相對移動 穿設 榫卯 焊接 混凝土 傳遞 貫穿 施工 環節 配合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結構工程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柱連接件。該連接件包括插桿、第一鋼管混凝土柱和第二鋼管混凝土柱,第一鋼管混凝土柱的端面上設有插槽,第二鋼管混凝土柱的端面上設有與插槽配合的插塊,插塊上橫向貫穿開設有用于穿設插桿的第一通孔,插槽兩側的側壁上均設有與第一通孔對應的第二通孔。本發明結構簡單、施工便捷,不僅省去了焊接和現場澆注混凝土的環節,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環境污染,而且還無需額外的輔助設備,顯著降低了施工成本。另外,通過使插桿貫穿于插塊和插槽,不僅可約束插槽和插塊的相對移動,而且還可保證插塊的側壁與插槽的側壁之間可靠、有效的傳遞拉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結構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柱連接件。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施工的質量、速度以及對環境影響有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建筑施工時一般都采用現場澆筑混凝土或焊接鋼材的建造方式,這種建造方式不僅施工時間長,施工質量受現場情況影響較大,而且容易產生建造廢料、對環境產生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便捷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柱連接件,以縮短施工時間、減小環境污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柱連接件,該連接件包括插桿、第一鋼管混凝土柱和第二鋼管混凝土柱,所述第一鋼管混凝土柱的端面上設有插槽,所述第二鋼管混凝土柱的端面上設有與所述插槽配合的插塊,所述插塊上橫向貫穿開設有用于穿設所述插桿的第一通孔,所述插槽兩側的側壁上均設有與所述第一通孔對應的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鋼管混凝土柱包括具有第一容納腔的第一殼體,所述第一容納腔內澆注有混凝土。
其中,所述第二鋼管混凝土柱包括具有第二容納腔的第二殼體,所述插塊包括具有內腔的外殼,所述第二容納腔與所述內腔連通、以形成充注腔,所述充注腔內澆注有混凝土。
其中,第一鋼管混凝土柱和/或第二鋼管混凝土柱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圓形或橢圓形。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插塊的長度方向依次設置。
其中,所述插槽的數量為多個,所述插塊與所述插槽一一對應。
其中,所述插槽為燕尾槽,所述插塊為燕尾形結構。
其中,所述燕尾槽和所述燕尾形結構的燕尾角為45~75°。
其中,還包括抵緊件,所述插塊的高度大于所述插槽的深度,所述第二鋼管混凝土柱的端面上設有插孔,所述抵緊件的第一端插設于所述插孔中、第二端用于抵緊所述第一鋼管混凝土柱的端面。
其中,所述抵緊件為螺桿,所述插孔為與所述螺桿配合連接的螺紋孔。
本發明結構簡單、施工便捷,通過在工廠焊接預制設有插槽的第一鋼管混凝土柱和設有插塊的第二鋼管混凝土柱,并在插塊和插槽上分別開設用于插桿穿過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施工時,工作人員只需在現場進行簡單拼裝即可,進而不僅省去了焊接和現場澆注混凝土的環節,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環境污染,而且還無需額外的輔助設備,顯著降低了施工成本。另外,通過使插桿貫穿于插塊和插槽,不僅可約束插槽和插塊的相對移動,而且還可保證插塊的側壁與插槽的側壁之間可靠、有效的傳遞拉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柱連接件的爆炸視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柱連接件的截面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柱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882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