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級聯編譯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其計算機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18700.8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112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廖仁波;劉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黃曉慶 |
| 地址: | 51031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級聯 編譯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及其 計算機 設備 | ||
本申請提供級聯編譯方法、系統、存儲介質及其計算設備,其采用Q?ary LDPC碼與RS碼級聯編譯方法對輸入碼流進行編譯碼,并根據Q?ary LDPC碼與RS碼兩類編譯碼的互補特性,應用于發送端時,在RS編碼后的數據塊進行交織處理,應用于接收端時,在RS譯碼前的數據塊進行解交織處理,通過采用Q?aryLDPC碼與RS碼級聯編譯碼的設計提高了信令傳輸的較低誤碼率特性,盡可能保證URLLC應用場景下信令單次傳輸的可靠性,在保證可靠性的前提下同時又降低了信令的傳輸時延,滿足了用戶及時通訊需求。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級聯編譯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其計算機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用戶對無線數據業務的需求量快速增長。為了支持高度實時性要求的業務,譬如自動駕駛、遠程控制、工業自動化、電力能源、遠程醫療、機器人領域等應用場景,低時延高可靠(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GGunication,URLLC)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的研究課題之一引起了廣泛關注,原因在于端到端通信需要滿足極短的時延以及較低的誤碼率等性能要求,譬如空口時延性能指標要求小于等于1Gs,單次傳輸誤塊率指標要求小于1e-3。
為了確保業務數據能夠被正確且及時高效地接收,信令的高可靠傳輸是前提基本條件,此時要求信令的傳輸可靠性遠高于業務數據的傳輸可靠性。由于無線通信信道的復雜性與多變性,一般會采用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Gatic Repeat reQuest,HARQ)、信道編碼等技術手段來降低通信鏈路的誤碼率,以保證鏈路傳輸可靠性。
目前,對于擬采用HARQ技術而言,接收端在收到每個數據塊后盡快解碼成功或者失敗的結果反饋給發射端,盡管原理上通過重傳反饋機制可以獲得很低的誤碼率,但是代價是傳輸功率的消耗,若要保持傳輸成本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反饋誤碼率在URLLC應用場景指標值1e-3左右,這同樣會導致HARQ重傳的殘留誤碼率也在類似的一個數量級上,然后在很多情況下,這樣的誤碼率顯得比較高。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一般編譯方法存在較高誤碼率的問題,提供一種誤碼率低的級聯編譯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其計算機設備。
一種級聯編譯方法,包括:
獲取輸入的數據包;
對數據包分組后進行RS編碼,獲得RS編碼后的數據包;
對RS編碼后的數據包進行交織處理;
對交織處理后的數據進行Q-aryLDPC編碼,輸出Q-aryLDPC編碼塊;
一種級聯編譯方法,包括:
接收Q-aryLDPC編碼塊;
對Q-aryLDPC編碼塊進行Q-aryLDPC譯碼,獲得Q-aryLDPC譯碼塊;
對Q-aryLDPC譯碼塊進行解交織處理;
對解交織處理后數據進行RS譯碼,獲得RS譯碼后的數據包。
一種級聯編譯系統,包括:
輸入模塊,用于獲取輸入的數據包;
第一編碼模塊,用于對數據包分組后進行RS編碼,獲得RS編碼后的數據包;
交織模塊,用于對RS編碼后的數據包進行交織處理;
第二編碼模塊,用于對交織處理后的數據進行Q-aryLDPC編碼,輸出Q-aryLDPC編碼塊;
一種級聯編譯系統,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Q-aryLDPC編碼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87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模擬編碼中基于最大后驗概率的譯碼方法
- 下一篇:一種網卡巨幀功能測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