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聲波輔助制備ZM5鎂合金鑄件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18567.6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383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穎卓;張娜;崔恩強;張旭亮;肖旅;鄒文兵;陳琦銘;何凱;余國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2D1/00 | 分類號: | B22D1/00;C22C1/03;C22C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莊文莉 |
| 地址: | 201699***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聲波 輔助 制備 zm5 鎂合金 鑄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ZM5鎂合金鑄件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組織均勻、抗拉強度及延伸率較高的ZM5鎂合金的鑄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強鑄造輕質合金是運載火箭、宇宙飛船和空間站等航天器的重要結構材料,也是導彈、戰斗機等武器系統的關鍵結構材料,其研究和應用備受關注。鑄造合金的鑄態組織一般比較粗大,而該形態的組織會降低合金的力學性能,限制其工業應用。晶粒細化是提高鑄造合金材料強度和改善塑性的最佳途徑。
在金屬熔體中引入超聲場,利用超聲場獨特的超聲空化和聲流效應與金屬熔體的相互作用,可以顯著改善合金的微觀組織。對于鑄造合金來說,超聲處理是一種很有潛力的細晶強化的方式。
因此,采用特定的導入設備,將大功率超聲波施加到液態金屬的凝固過程,采用合適的熔體超聲處理功率、溫度和時間,用以細化組織,提高性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超聲波輔助制備ZM5鎂合金鑄件的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超聲波輔助制備ZM5鎂合金鑄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S1:將純金屬和中間合金Mg-8Al-0.35Zn-0.40Mn的組成配料,并保溫熔化成熔體;
S2:將所述熔體進行精煉、變質和靜置,得到合金液;
S3:將所述合金液進行超聲處理后,澆鑄、凝固成型,得到所述ZM5鎂合金鑄件,
其中,所述純金屬為純鎂、純鋁和純鋅,所述中間合金為鎂-錳中間合金。
作為優選方案,在步驟S1進行前,將與合金液接觸的設備表面涂覆防護層材料,
所述防護層材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數計的如下組分:
作為優選方案,步驟S1的具體操作為:
在坩堝中加入RJ-2熔劑,加入量為爐料總量的0.1~0.25%,然后將烘干的純鎂加入坩堝中,待純鎂熔化并升溫至700~720℃時,加入純鋁,溫度在710~730℃時,加入純鋅及鎂-錳合金。
作為優選方案,步驟S2中所述的精煉的方法為:
采用氬氣精煉,吹頭插入熔體下部,通氬氣至以液面有平緩的沸騰,精煉結束后徹底扒除表面熔渣,控制鎂液翻騰時不斷在液面上撒JDMJ溶劑,用量為熔體總重量的1.5~2.0%,精煉開始溫度750℃,精煉溫度控制在740~750℃。
作為優選方案,步驟S2中所述的變質的方法為:
向熔體中加入變質劑,控制所述變質劑的用量為熔體總重量的0.3~0.5%,在740~750℃下進行變質,所述變質劑為菱鎂礦。
作為優選方案,所步驟S2中所述的靜置的方法為:
將精煉后的合金液進行扒渣,在表面撒上RJ-2熔劑,升溫至760~780℃,靜置30min。
作為優選方案,步驟S3中所述超聲處理的溫度為700℃。
作為優選方案,步驟S3中所述超聲的功率為600W。
作為優選方案,步驟S3中所述超聲處理的時間為100s。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在金屬熔體中引入超聲場,利用超聲場獨特的超聲空化和聲流效應與金屬熔體的相互作用,可以顯著改善合金的微觀組織,增加了形核核心,提高了形核率,同時抑制了晶體的長大,能在短時間內制備出組織更均勻,性能更優的鎂合金鑄件;
2、超聲處理屬于物理方法,操作安全可靠,無化學物質產生,不污染環境,成本低、效率高。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基于超聲波技術的ZM5鎂合金鑄件的制備流程;
圖2為本發明超聲處理導入溫度對ZM 5鎂合金微觀組織的影響(圖2a為680℃,圖2b為690℃,圖2c為700℃,圖2d為710℃);
圖3為本發明超聲處理時間的變化對ZM 5鎂合金微觀組織的影響(圖3a為0s,圖3b為50s,圖3c為100s,圖3d為150s);
圖4為本發明超聲處理功率的變化對ZM 5鎂合金微觀組織的影響(圖4a為0W,圖4b為400W,圖4c為600W,圖4d為800W,圖4e為1000W)。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未經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856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