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性能的評估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16332.3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223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健軍;王鵬;戴慶龍;李國棟;楊磊;楊慧杰;劉娜;徐天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專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田衛平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息網絡 權重 歸一化 一體化 主觀權重 層次分析法 客觀賦權 權重計算 綜合評估 綜合權重 指標量 評估 測試 數學 | ||
1.一種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性能的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預定性能指標采用預定歸一化方法進行歸一化處理,計算出每個預定性能指標的歸一化值;
按預定層次分析法計算每個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主觀權重值;
將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歸一化值按照客觀賦權法計算,得到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客觀權重值;
將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主觀權重值和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客觀權重值代入預定權重計算公式,計算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綜合權重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權重計算公式為:其中,為第i個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所述綜合權重值,α為主觀偏好系數,ωiz為第i個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所述主觀權重值,ωik為第i個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所述客觀權重值。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預定層次分析法計算每個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主觀權重值,包括:
將所述預定性能指標進行層次劃分;
按照劃分之后每個層次的所述預定性能指標按預定方式比較,生成判斷矩陣;
計算所述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以及所述最大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按照所述特征向量對所述預定性能指標進行層次單排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對所述預定性能指標進行層次總排序,以計算出每個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主觀權重值。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歸一化值按照客觀賦權法計算,得到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客觀權重值,包括:
將每個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歸一化值代入所述客觀賦權法對應的公式,計算所述每個預定性能指標的客觀權重值,所述客觀賦權法對應的公式為:其中,e為自然指數的底數,f(ai)為第i個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歸一化值,N為所述預定性能指標的個數。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性能指標包括:
鏈路全連通時的數據傳輸吞吐量、鏈路全連通時的數據傳輸時延、鏈路按預定方式斷開時的數據傳輸吞吐量、鏈路按預定方式斷開時的數據傳輸時延、第一數據傳輸過程的有效性、第一數據傳輸過程的時延、第二數據傳輸過程的有效性、第二數據傳輸過程的時延、第三數據傳輸過程的有效性、第三數據傳輸過程的時延、遵守第三協議的數據經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傳輸的吞吐量、遵守第三協議的數據經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傳輸的平均意見值、遵守第四協議的數據經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傳輸的吞吐量和所述遵守第四協議的數據經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傳輸的傳輸響應時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數據傳輸過程包括: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預定天基骨干節點接收遵守IPv4協議的數據,所述預定天基骨干節點將所述遵守IPv4協議的數據轉換為遵守IPv6協議的數據,所述遵守IPv6協議的數據經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傳輸,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預定地基骨干節點輸出遵守IPv6協議的數據;
所述第二數據傳輸過程包括: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所述預定天基骨干節點接收遵守IPv6協議的數據,所述遵守IPv6協議的數據經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傳輸,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所述預定地基骨干節點輸出遵守IPv4協議的數據;
所述第三數據傳輸過程包括: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所述預定天基骨干節點接收遵守IPv4協議的數據,所述預定天基骨干節點將所述遵守IPv4協議的數據轉換為遵守IPv6協議的數據,所述遵守IPv6協議的數據經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傳輸,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所述預定地基節點輸出遵守IPv4協議的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633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