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假分流模鋁合金擠壓模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15809.6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034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6 |
| 發明(設計)人: | 魏小彪;許劍銀;王乾廷;林光磊;閔愛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南平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1C25/02 | 分類號: | B21C25/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崢 |
| 地址: | 353000***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流 鋁合金 擠壓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鋁合金擠壓模具設計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假分流模鋁合金擠壓模具。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鋁合金擠壓產業在國內的迅猛發展,人們對鋁合金型材的結構設計要求越來越復雜,大懸臂的鋁合金型材越來越多。現有的鋁合金型材在生產過程中,通常采用普通平模設計或遮擋法設計方法,然而這類設計方法用于生產大懸臂鋁合金型材時容易造成懸臂易歪、易斜或易斷,難以擠壓出合格產品。采用假分流模具設計可克服上述困難,然而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直面對接的假分流模具設計法,擠壓出的型材表面易出現凸道缺陷,影響美觀,嚴重時會影響型材的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易產生凸道缺陷的假分流模鋁合金擠壓模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假分流模鋁合金擠壓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供料面上分布有多個分流橋,相鄰分流橋之間形成分流孔,所述上模的中心處設有伸入所述下模的舌芯,所述舌芯包括第一工作帶,所述第一工作帶搭接表面為斜面;
所述下模的進料面設有焊合室,出料面設有出口空刀,所述焊合室和出口空刀之間設有第二工作帶,所述第二工作帶的搭接表面為與所述第一工作帶搭接表面平行的斜面,所述第一工作帶的搭接表面與第二工作帶的搭接表面之間留有軸向配合間隙0.3~0.6mm,所述第一工作帶與第二工作帶的斜面的傾斜角度為30~45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結構的擠壓模具結構設計合理,上、下模通過工作帶留有軸向配合間隙0.3~0.6mm平行的斜面搭接,型材表面不易出現凸道缺陷,克服了假分流模搭接處的凸道缺陷,上機合格率高,搭接斜面間有間隙,上下模裝配是互不干涉,上下模按尺寸加工好后裝配好即可,若是直面搭接,對扣的上下模的間隙理想是0.06mm左右,上下模本就有止口配合和兩個銷配合,多了個直面搭接配合,常常無法順利裝配,鉗工為省麻煩常把對扣的間隙加大,造成搭接處的凸道缺陷特別嚴重。將第一工作帶與第二工作帶的斜面的傾斜角度限定為30~45度,更適于鋁金屬的流動性,保證第一工作帶與第二工作帶的斜面搭接在擠壓的全過程都是穩定、完好、有效,鋁型材搭接處的表面平整、光潔,模具擠壓鋁型材通過量大、壽命長,至少是其它結構的2~3倍。搭接斜面的傾斜角度為30~45度,例如中小斷面模,工作帶長4mm,搭接表面之間配合間隙0.4mm,當傾斜角度15度時,斜面的橫向最大距離為1.07mm,有效橫向距離為0.66mm,因有效橫向距離太小,下塌量大的模具或擠壓后期就會出現與直面對接結構相似的缺陷了。當傾斜角度30度時,斜面的橫向最大距離為2.31mm,有效橫向距離為1.85mm;當傾斜角度為45度時,斜面的橫向最大距離為4mm,有效橫向距離為3.43mm,當搭接斜面的傾斜角度為30~45度時,由于有效橫向距離足夠大,即使是下塌量大的模具或擠壓后期都不易出現凸道的缺陷。本發明結構的擠壓模具受力更均衡,模具通過量大、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3的假分流模鋁合金擠壓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3的假分流模鋁合金擠壓模具的右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3的上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3的上模的右視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1~3的下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1~3的下模的左視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1-3的假分流模鋁合金擠壓模具加工出來的型材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上模;11、分流孔;12、分流橋;13、舌芯;131、第一工作帶;2、下模;21、焊合室;22、第二工作帶;23、第一出口空刀層;24、第二出口空刀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一種假分流模鋁合金擠壓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供料面上分布有多個分流橋,相鄰分流橋之間形成分流孔,所述上模的中心處設有伸入所述下模的舌芯,所述舌芯包括第一工作帶,所述第一工作帶搭接表面為斜面;
所述下模的進料面設有焊合室,出料面設有出口空刀,所述焊合室和出口空刀之間設有第二工作帶,所述第二工作帶的搭接表面為與所述第一工作帶搭接表面平行的斜面,所述第一工作帶的搭接表面與第二工作帶的搭接表面之間留有軸向配合間隙0.3~0.6mm,所述第一工作帶與第二工作帶的斜面的傾斜角度為30~45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南平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學院,未經福建省南平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58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