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投影設備的焦距調整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14966.5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16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9/31 | 分類號: | H04N9/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投影設備 焦距 調整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投影設備的焦距調整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確定出設置于投影屏幕上傳感器陣列中每個傳感器對投影設備投影在投影屏幕上的單像素十字圖像檢測后生成的檢測值;根據檢測值確定傳感器陣列中與單像素十字圖像中心對應的檢測中心;根據檢測中心確定第一和第二目標傳感器;判斷第一和第二目標傳感器的檢測值是否滿足預設檢測條件;如果是,將投影設備當前的焦距確定為投影設備的標準焦距,保持投影設備的焦距為標準焦距;或,如果否,控制投影設備的調焦環轉動,重新執行獲取每個傳感器的檢測值的步驟,直至確定出投影設備的標準焦距,并且保持投影設備的焦距為標準焦距后,控制調焦環停止轉動。該方法的焦距調整精度更加精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投影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投影設備的焦距調整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投影技術的發展,投影設備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常用設備,尤其是超短焦投影設備,投射比通常小于0.4,投影100英寸的投影圖像,僅需要80cm的投影距離,在家庭娛樂、商務、教育和社區服務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例如超短焦電視和超短焦投影儀等。在超短焦投影設備的使用過程中,將投影圖像準確地投影在投影屏幕上(即將投影圖像完整的顯示在投影屏幕上,且投影圖像的中心與投影屏幕的中心重合)之后,還需要調整超短焦投影設備的焦距,使得投影圖像可以清楚地顯示在投影屏幕上。本文中,將投影圖像在投影屏幕上清楚地顯示時投影設備的焦距定義為標準焦距。
現有技術中,為了保證投影圖像可以清楚的顯示在投影屏幕上,通常會在超短焦投影設備上設置測距傳感器,通過測距傳感器測量超短焦投影設備的焦距,并根據測量得到的焦距與標準焦距的差值調整超短焦投影設備的調焦環,從而實現對超短焦投影設備的焦距的調整,使得超短焦投影設備投影在投影屏幕上的投影圖像可以清楚的顯示在投影屏幕上。但是此種調整方法,調整精度較低,調整效果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投影設備的焦距調整方法及裝置,以解決現有的用于超短焦投影設備的焦距調整方法,調整精度較低,調整效果較差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投影設備的焦距調整方法,該焦距調整方法包括:確定出設置于投影屏幕上傳感器陣列中每個傳感器對投影設備投影在投影屏幕上的單像素十字圖像檢測后對應生成的檢測值;根據所述檢測值確定傳感器陣列中與所述單像素十字圖像的中心對應的檢測中心;根據所述檢測中心確定第一目標傳感器和第二目標傳感器;判斷所述第一目標傳感器的檢測值和所述第二目標傳感器的檢測值是否滿足預設檢測條件;如果是,將投影設備當前的焦距確定為投影設備的標準焦距,保持投影設備的焦距為所述標準焦距不變;或,如果否,控制投影設備的調焦環轉動,重新執行確定出設置于投影屏幕上傳感器陣列中每個傳感器對投影設備投影在投影屏幕上的單像素十字圖像檢測后對應生成的檢測值的步驟,直至確定出投影設備的標準焦距,并且保持投影設備的焦距為所述標準焦距不變后,控制所述調焦環停止轉動。
進一步,確定出設置于投影屏幕上傳感器陣列中每個傳感器對投影設備投影在投影屏幕上的單像素十字圖像檢測后對應生成的檢測值的過程,具體包括:獲取設置于投影屏幕上傳感器陣列中每個傳感器對投影設備投影在投影屏幕上的單像素十字圖像檢測后對應生成的光照強度值;判斷每個傳感器生成的光照強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預設光照強度閾值;如果是,將該傳感器的檢測值確定為第一數值;或,如果否,將該傳感器的檢測值確定為第二數值;根據所述檢測值確定傳感器陣列中與所述單像素十字圖像的中心對應的檢測中心的過程,具體包括:在所述傳感器陣列中,確定出所有檢測值為第一數值的傳感器構成的檢測區域;將所述檢測區域的中心作為檢測中心。
進一步,所述傳感器陣列的行間距與所述傳感器陣列的列間距相等;所述傳感器陣列中每個傳感器均為正方形,并且每個傳感器的邊長與該傳感器陣列的行間距的和為單像素投影圖像的標準邊長的1/N,N為正整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49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