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性能的測試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14147.0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706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健軍;王鵬;史琰;戴慶龍;李國棟;楊慧杰;楊磊;劉娜;徐天琪;何宇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專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田衛平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地 一體化 信息網絡 性能 測試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性能的測試方法及裝置,方法包括:選取間距最大的一個天基骨干節點和一個地基骨干節點,預定網絡測試設備向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一個天基骨干節點發送遵守第一預定協議的數據,該設備再接收經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傳輸、并由一個地基骨干節點輸出的遵守第二預定協議的數據,該設備根據輸入輸出數據確定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網絡性能,網絡性能包括以下之一:數據傳輸能力、協議轉換能力、協議支持能力。該方法可以對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基于不同協議的網絡性能進行測試,也可以對采用不同鏈路進行數據傳輸情況下的網絡性能進行測試,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性能的測試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以相對地面靜止的同步軌道地球衛星和平流層飛艇或氣球為骨干網絡,中低軌衛星、飛機、地面基站等作為接入層節點或終端接入骨干網絡,實現天基骨干網、天基接入網、地基骨干網、地面互聯網以及移動通信網的互聯互通,向上向下為各種空間任務提供更好的通信保障。
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易受空間傳播環境與網絡設置等因素的影響,與地面網絡存在顯著差別,具體如下:(1)空間傳輸條件的特殊性:即空間節點間由于距離遙遠,信道質量差,鏈路通常具有傳輸時延大、中斷概率高、非對稱等特點,傳輸損耗和時延明顯超過地面網絡;(2)空間節點組網的特殊性:即空間節點設置受運行軌道等因素制約,節點高度、分布、網絡拓撲結構處于動態變化狀態,與地面網絡存在顯著差別;(3)系統組成與管理上的特殊性,由大量專用系統和專用網絡構成,缺乏統一標準,不同管理域異構網絡互聯互通困難,節點資源協同困難。因此,地面網絡中的成熟技術,如組網技術、網絡測試技術等,難以直接應用于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
現有的對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性能進行測試的方法,沒有對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基于不同協議的通信能力進行測試,也沒有考慮在采用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不同鏈路進行數據傳輸的情況下的通信能力測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性能的測試方法及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如下問題:現有的對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性能進行測試的方法,沒有對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基于不同協議的通信能力進行測試,也沒有考慮在采用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不同鏈路進行數據傳輸的情況下的通信能力測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天地一體化網絡性能的測試方法,包括:預定網絡測試設備向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預定天基骨干節點發送遵守第一預定協議的輸入數據;所述預定網絡測試設備接收預定地基骨干節點遵守第二預定協議的輸出數據,所述輸出數據為經過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傳輸后的數據;所述預定網絡測試設備根據所述輸入數據和所述輸出數據確定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網絡性能,所述網絡性能包括以下之一:數據傳輸能力、協議轉換能力、協議支持能力;其中,所述預定天基骨干節點與所述預定地基骨干節點為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中所有天基骨干節點與所有地基骨干節點距離中距離最大的天基骨干節點與地基骨干節點。
可選的,在所述第一預定協議為與所述第二預定協議均為IPv6協議的情況下,所述預定網絡測試設備根據所述輸入數據和所述輸出數據確定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網絡性能,包括:在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按預定方式連接時,所述預定網絡測試設備根據所述輸入數據和所述輸出數據確定傳輸過程的吞吐量和第一時延;所述預定網絡測試設備根據所述吞吐量和所述第一時延確定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按預定方式連接時的數據傳輸能力;在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在所述預定方式連接的基礎上按預定方式斷開時,所述預定網絡測試設備根據所述輸入數據和所述輸出數據確定傳輸過程的吞吐量和第二時延;所述預定網絡測試設備根據所述吞吐量和所述第二時延確定所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按預定方式斷開時的數據傳輸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41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