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心電身份識別的智能支付可穿戴環及其支付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14081.5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404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躍;王占宇;劉毓帥;雷夏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巖尚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G06Q20/32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創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純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穿戴 心電 環帶 心電信號處理單元 佩戴 中央控制器 身份識別 智能 身份認證應用 無線通信單元 存儲單元 單元連接 身份認證 支付單元 支付請求 電極 導通 認證 身份 保證 成功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心電身份識別的智能支付可穿戴環及其支付方法。所述智能支付可穿戴環包括可穿戴環主體和環帶,可穿戴環主體安裝在環帶上,所述環帶在佩戴者佩戴之后,形成導通第一回路;所述可穿戴環主體包括心電信號處理單元、支付單元、中央控制器、存儲單元和無線通信單元;中央控制器與所述可穿戴環主體上的各個單元連接;所述心電信號處理單元包括電極。所述支付方法包括:認證或識別佩戴者的心電身份、維持該身份認證或識別成功的狀態、處理支付請求。本發明將心電身份認證應用到支付中,在保證支付的安全性的同時也實現了快捷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穿戴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心電身份識別的智能支付可穿戴環及其支付方法。
背景技術
本項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61571268)、廣東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基于智能手機監護儀的遠程人體生理多參數實時監測與分析物聯網平臺與示范工程、以及深圳市發改委重大科技項目-基于智能手機的遠程人體生理多參數實時監測與分析網絡平臺產業化的資助。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移動支付成為支付領域的重要部分的趨勢已經明朗。在移動支付浪潮的推動下,移動支付的快速崛起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留下了相應的安全隱患,其中,支付安全無疑成為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現有技術中的智能支付可穿戴環通過掃描支付二維碼跳轉到支付界面進行支付,但該可穿戴環并沒有身份安全認證單元,無法保證支付的安全性。現有技術中的另一種智能可穿戴環在佩戴者的心電信號認證通過后,該智能可穿戴環生成一隨機的動態密碼并控制無線通信模組發送至移動終端,用于完成支付。該可穿戴環在每次支付時都需要對佩戴者的心電信號進行認證,還要發送動態密碼到移動終端,無法完成免認證、免密碼支付,在需要快捷支付的場合不夠便利。現有技術中的智能支付可穿戴環無法同時保證支付的安全性和快捷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智能支付可穿戴環無法同時保證支付的安全性和快捷性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心電身份識別的智能支付可穿戴環。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心電身份識別的智能支付可穿戴環,包括可穿戴環主體和環帶,可穿戴環主體安裝在環帶上,所述環帶在佩戴者佩戴之后,形成導通第一回路;所述可穿戴環主體包括心電信號處理單元、支付單元、中央控制器、存儲單元和無線通信單元;中央控制器與所述可穿戴環主體上的各個單元連接;所述心電信號處理單元包括電極,所述電極包括設置在可穿戴環的穿戴時與皮膚接觸的一面的第一電極和穿戴時不與皮膚接觸的其他面的第二電極;所述心電信號處理單元在所述環帶形成第一導通回路的情況下將所述電極采集到的佩戴者的活體實時持續心電信號轉換為心電身份認證或識別信息,并且在第一導通回路不斷開的期間維持該認證或識別信息有效。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可穿戴環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可通過人體形成第二導通回路。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支付單元包括近場支付單元和移動終端支付應用軟件入口單元;所述近場支付單元用于完成近場支付;所述移動終端支付應用軟件入口單元為移動終端支付應用軟件與可穿戴環進行連接提供入口,用于完成遠程支付。
在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心電身份識別的智能支付可穿戴環的支付方法,依次包括:
S100、認證或識別佩戴者的心電身份:每次佩戴可穿戴環并形成第一導通回路和第二導通回路時,可穿戴環采集佩戴者的活體實時持續心電信號并進行身份認證或識別,身份認證或識別成功后記錄該身份認證或識別成功的狀態;
S200、維持該身份認證或識別成功的狀態:檢測可穿戴環的環帶是否持續形成第一導通回路,若是,則維持該身份認證或識別成功的狀態,若否,則關閉該身份認證或識別成功的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巖尚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未經深圳市巖尚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408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人機搜索系統
- 下一篇:一種柵格覆蓋場景自動識別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