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復的定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13606.3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17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8 |
| 發明(設計)人: | 田立新;張建民;蘇彥春;張嵐;崔龍濤;王少鵬;李超;郭誠;江遠鵬;穆朋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9/00 | 分類號: | G01V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鳳榮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湖盆 地形 恢復 定量 方法 | ||
一種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復的定量方法,采用以下步驟:一:建立凹陷區高精度等時地層格架;二:選擇標志層,確定凹陷區二段殘余地層厚度;三:采用泥巖聲波時差法,將目的層的殘余地層厚度校正為實際地層厚度;四:進行地層傾角校正;五:對恢復層位的實際地層厚度進行去壓實處理,以確定初始沉積時期厚度;六:通過巖心分析及厚度測量,恢復數個井點處古水深值,并依據古水深?初始沉積時期厚度對應關系,將地層厚度轉換為古水深分布,即定量恢復湖盆地形。本發明不僅解決了地層傾角、地層剝蝕及地層壓實作用對厚度影響的問題;而且,還定量表征湖盆地形,量化了古水深分布,解決了對于湖盆地形進行恢復時的精度問題,提高了湖盆地形的恢復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湖盆古地形,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復的定量方法。屬于油氣田勘探開發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湖盆地形恢復的相關研究起源于上世紀的50年代,經過60余年的發展,該項研究已經在多個學科中被廣泛應用。在地質研究中,湖盆地形恢復發揮著尤其重要的作用,對不同沉積類型的儲層成因、發育模式以及展布規律提供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此外,在古生物、古地理、古構造的研究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目前,湖盆地形恢復方法存在諸多問題,大多停留在定性階段,因此,導致定量研究無法開展,這也是湖盆地形恢復需要發展的方向。
上世紀70年代開始,湖盆地形逐漸在油氣勘探開發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湖盆地形恢復方法包括:層拉平法、沉積學分析法、印模法等,這些方法在油田的不同開發階段有效地指導了油氣勘探及開發。其中,層拉平法主要結合了層序地層學理論及物探方法理論,基本原理是以最大湖泛面或者沉積基準面為參照物,在層序標定的基礎上,利用地震旅行時底面減頂面,將拉平后的頂面作為沉積湖平面,相對應的底面形態,即為該層序地層沉積前湖盆地形;沉積學分析法是對沉積環境及沉積物進行分析,根據沉積物空間配置關系及巖性組合特征等恢復湖盆地形;印模法則是利用了參與湖盆地形與上覆地層之間的“鏡像關系”,通過上覆地層恢復沉積時期湖盆地形。
以上三種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層拉平法較直觀真實,且容易操作,但是誤差較大;沉積學分析方法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工作量巨大;印模法雖然原理簡單但精度欠佳。而且,上述方法沒有考慮到大傾角地層對湖盆地形恢復產生的重要影響,另外,對古水深的影響因素方面缺乏考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復的定量方法,其考慮了地層剝蝕、地層傾角以及差異壓實對厚度的影響,不僅能夠對湖盆地形進行恢復,解決了地層傾角、地層剝蝕及地層壓實作用對厚度影響的問題;而且,將殘余地層厚度校正轉換為原始沉積時的水深,即定量表征湖盆地形,量化了古水深分布,解決了對于湖盆地形進行恢復時的精度問題,大大提高了湖盆地形的恢復精度;同時,實現了湖盆地形從定性到定量的轉變,使恢復結果更加準確可靠。
本發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基于湖盆古地形恢復的定量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第一步:建立凹陷區高精度等時地層格架;
第二步:選擇標志層,確定凹陷區二段殘余地層厚度;
第三步:采用泥巖聲波時差法,將目的層的殘余地層厚度校正為實際地層厚度;
第四步:進行地層傾角校正;
第五步:對恢復層位的實際地層厚度進行去壓實處理,以確定初始沉積時期厚度;
第六步:通過巖心分析及厚度測量,恢復數個井點處古水深值,并依據古水深-初始沉積時期厚度對應關系,將地層厚度轉換為古水深分布,即定量恢復湖盆地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36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能夠調節風向的環境調節裝置
- 下一篇:人流分段運行包裹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