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12945.X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977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華;黃家劍;陳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海明潤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7/04 | 分類號: | B22F7/04;B22F3/24;B22F3/10;C22C1/10 |
| 代理公司: | 44268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國際申請>=<國際公布> |
| 地址: | 518128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剛石 復合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將特定粉體裝入金屬杯中,將硬質合金基體裝入到金屬杯中的粉體上方,將得到裝配好的金屬杯組件,放入高壓設備進行燒結;燒結完成后,再經噴砂、研磨加工,得到預處理的硬質合金基體;將預處理的硬質合金基體與金剛石微粉,進行二次燒結得到金剛石復合片。本發明將硬質合金基體與粉體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燒結一次,基體中的雜質在偏析作用下,凝固到粉體中,使基體中所殘留的鈷金屬純度變的更高。由于越靠近基體表面的鈷越容易在毛細作用下向粉體熔滲,因此,在預燒結后,基體越靠近粉體表面,鈷含量越底,并成由高到底的線性分布狀態,使鈷金屬再次熔滲時更加均勻,提高了金剛石復合片的耐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硬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金剛石復合片是由金剛石微粉和硬質合金基體在超高溫、高壓條件下燒結而成,它主要由硬質合金基體與燒結后的聚晶金剛石層組成,既具有金剛石的高硬度、高耐磨性與導熱性,又具有硬質合金的強度與抗沖擊韌性,是制造切削刀具、鉆井鉆頭及其它耐磨工具的理想材料。
現有金剛石復合片,在燒結過程中,存在偏析作用,基體中偏凝系數較大的雜質更容易移動到金剛石層,微量雜質的存在會對D-D鍵的形成造成破壞,是造成金剛石耐磨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基體中的鈷金屬在溶滲到金剛石粉體中的均勻性也會造成金剛石D-D鍵形成差異,嚴重不均的溶滲不僅易造成碳化鎢隨鈷金屬溶滲到金剛石層,還會因熱膨脹系數差異,留下較大的殘余應力,殘余應力是影響金剛石復合片的整體性能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旨在解決現有金剛石復合片燒結時因硬質合金基體所含雜質、鈷金屬熔滲不均勻,造成金剛石復合片耐磨性低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
A、先后將粉體和硬質合金基體裝入到第一金屬杯中,再將第二金屬杯扣在硬質合金基體上,得到裝配好的金屬杯組件;
B、在預定的壓強范圍內,對所述金屬杯組件進行第一次燒結處理,得到帶有粉體層的硬質合金基體;
C、對所述帶有粉體層的硬質合金基體進行噴砂、研磨去除粉體層,得到預處理的硬質合金基體;
D、將所述預處理的硬質合金基體與金剛石微粉,按照所述步驟A-B進行第二次燒結處理,得到金剛石復合片。
所述的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步驟A中,所述粉體的粒度為2-20μm,熔點高于1500℃。
所述的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粉體為碳單質、氧化鋁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種。
所述的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步驟A中,所述硬質合金基體的硬度為80-90HRA,密度為13.5-16g/cm3。
所述的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步驟A中,所述硬質合金基體位于粉體的上方且與粉體接觸一面采用任意齒形。
所述的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次燒結過程中,預定壓強為5.0-8.5GPa。
所述的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次燒結過程中,燒結溫度為1300-1600℃,燒結時間為200-400S。
所述的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次燒結過程中,燒結溫度為1400-1500℃,預定壓強為5.5-8.0GPa,燒結時間為300-380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海明潤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海明潤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294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軸密封結構
- 下一篇:一種基于風能和水動能的大型建筑的綜合能耗降低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