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階段的精確形狀匹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11932.0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80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文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商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13/00 | 分類號: | G06T1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閻忠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階段 精確 形狀 匹配 方法 | ||
1.一種分階段的精確形狀匹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1)設定源形狀中線條的“模糊拓撲”;
(1-1-1)給定一個由一組線條組成的源形狀{Si},設S為源形狀中的任一根線條;其中,μS(Si)為線條Si的各個端點到線條S的最小距離;
(1-1-2)給定一個閾值α,對于形狀中的任意一對線條Si和Sj,如果或者則稱線條Si和Sj之間存在內在連接關系,也稱為α-連接;
(1-1-3)設S在源形狀中的“模糊拓撲”為一個有序點集,記為Fs={p1,p2,...,pk,...};
有序點集具有如下屬性:
每個點pk均與{Si}中的一條線條相關聯,所述線條與線條S之間存在α-連接關系,并且FS中不存在兩個點關聯到{Si}中的同一根線條;
令Sk為與pk相關聯的線條,如果則pk對應著S的一個端點;否則,若μS(Sk)≤α,則pk為Sk的某個端點在S上的投影點;pk在FS中的次序由其在線條S上從初始頂點到末尾頂點的先后位置決定;
(1-2)設定目標形狀中線條的“模糊拓撲”;
(1-2-1)給定一個由一組線條組成的目標形狀{Tj},設T為目標形狀中的任一根線條,其中,μT(Tj)為線條Tj的各個端點到線條T的最小距離;
(1-2-2)對于形狀中的任意一對線條Ti和Tj,如果或者則稱線條Ti和Tj之間存在內在連接關系,也稱為α-連接;
(1-2-3)設T在目標形狀中的“模糊拓撲”為一個有序點集,記為FT={q1,q2,...,qk,...};
有序點集FT={q1,q2,...,qk,...}具有如下屬性:
每個點qk與{Tj}中的一條線條相關聯,所述線條與線條T之間存在α-連接關系,并且FT中不存在的兩個點關聯到{Tj}中的同一根線條;
令Tk為與qk相關聯的線條,如果則qk對應著T的一個端點;否則,若μT(Tk)≤α,則qk為Tk的某個端點在T上的投影點;qk在FT中的次序由其在線條T上從初始頂點到末尾頂點的先后位置決定;
(1-3)分階段進行形狀匹配
分兩個階段建立源形狀{Si}和目標形狀{Tj}之間線條的一一對應關系,包括如下步驟:
(4-1)第一階段
(4-1-1)分別把源形狀中的每一根線條匹配到目標形狀中的每一根線條,然后選取擁有最大匹配度的一對線條,作為一對對應線條,并作為初始種子;
(4-1-2)給定一對對應線條(Si,Tj),以(Si,Tj)為依據從源形狀和目標形狀的尚未建立對應關系的線條中,生成一組可能的對應線條對,并放入到一個候選對應線條列表中;
(4-1-3)從候選對應線條列表中,提取出具有最大匹配度的線條對,并在該對線條之間建立對應關系,同時把該對線條作為一個新的種子;
(4-1-4)重復步驟(4-1-2)和(4-1-3),直到候選對應線條列表為空;
(4-2)第二階段
(4-2-1)把第一階段生成的對應線條對作為初始種子;
(4-2-2)給定一對對應線條(Si,Tj),令N(Si)為與線條Si相鄰的線條的集合、N(Tj)為與線條Tj相鄰的線條的集合,通過匹配N(Si)中的每一根線條到N(Tj)中的每一根線條,依次生成一組可能的對應線條;
(4-2-3)從候選對應線條列表中,提取出具有最大匹配度的線條對,并在該對線條之間建立對應關系,同時把該對線條作為一個新的種子;
(4-2-4)重復運行(4-2-2)和(4-2-3),直到候選對應線條列表為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階段的精確形狀匹配方法,其特征是,步驟(4-1-2)包括如下步驟:
(5-1)當且僅當集合FS和FT具有相同個數元素時,線條Si的模糊拓撲FS與線條Tj的模糊拓撲FT同構;
(5-2)對FS中的每個元素pk及其在FT中的對應元素qk,令Sk為pk的關聯線條、Tk為qk的關聯線條,通過匹配Sk與Tk生成一對可能的對應線條對(Sk,Tk)。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商大學,未經浙江工商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193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影像疊層處理方法與系統
- 下一篇:一種風的三維動態展示方法和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