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送粉式激光增材制造制件同步改性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09666.8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5570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輝;劉春寶;王影杰;梁云虹;任露泉;劉慶萍;于征磊;張寶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F3/105 | 分類號: | B22F3/105;B22F3/24;B33Y30/00;B33Y40/00;F16H37/12;F16H57/021;F16H57/023;F16H57/08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四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張建成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頭 打印噴頭 滾動機構 制件 行星齒輪傳動機構 改性 送粉 打印 激光 固定在行星架 伺服電機控制 直線移動距離 伺服電機 行星機構 直線電機 轉數控制 打印層 氣孔率 重量輕 齒輪 滾子 制造 電機 滾動 跟蹤 引入 | ||
1.一種對送粉式激光增材制造制件同步改性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齒輪傳動機構(2)、安裝在行星齒輪傳動機構(2)上的伺服電機(1a)、直線電機(1)和3D打印噴頭(3)、固定在行星架(215)上的滾動機構(4);
所述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2)包括第一齒輪(202)、第二齒輪(204)、第三齒輪(205)、第四齒輪(207)、齒輪內圈(210)、第一軸承(201)、第二軸承(203)、第三軸承(206),第四軸承(212)、第五軸承(213)、第六軸承(214)、定位鍵(208)、電機定位軸(209)、第一定位套筒(211)和行星架(215);
所述的滾動機構(4)包括絲杠(401)、絲杠傳動套筒(406)、第一定位螺栓(402)、第二定位螺栓(402a)、第一角接觸球軸承(407)、第二角接觸球軸承(408)、第二定位套筒(409)、滾子滑動外殼(410),彈簧(411)、滾子(405)、滾子軸(413)、滾子支架(404)、第三螺栓(412)和滾動固定外殼(403);
第一軸承(201)與行星架(215)和齒輪內圈(210)采取過盈配合,第三軸承(206)與行星架(215)和齒輪內圈(210)采用過盈配合,第二軸承(203)與第二齒輪(204)采用過盈配合,第五軸承(213)與3D打印噴頭(3)和行星架(215)采用過盈配合,第六軸承(214)與電機定位軸(209)和行星架(215)采用過盈配合,電機定位軸(209)與第四齒輪(207)通過定位鍵(208)固定,伺服電機(1a)與電機定位軸(209)制件通過自身結構固定;
通過伺服電機(1a)帶動第一齒輪(202)轉動,齒輪內圈(210)固定,進而帶動行星架(215)轉動,實現第二齒輪(204)、第三齒輪(205)、第四齒輪(207)沿齒輪內圈旋轉,并繞3D打印噴頭(3)轉動;
所述的第一角接觸球軸承(407)與絲杠傳動套筒(406)和滾子固定外殼(403)采用過盈配合,第二角接觸球軸承(408)與絲杠傳動套筒(406)和滾子固定外殼(403)采用過盈配合;
通過直線電機(1)帶動絲杠(401)旋轉,進而帶動絲杠傳動套筒(406)旋轉并沿絲杠移動,通過軸承作用實現滾子滑動外殼(410)的上下移動;
所述的滾子滑動外殼(410)兩側設有外滑塊,滾動固定外殼(403)對應外滑塊部位設有內滑道,滾子滑動外殼(410)沿滾動固定外殼(403)的滑道上下移動;
所述的滾動固定外殼(403)通過第一定位螺栓(402)和第二定位螺栓(402a)固定在行星架(215)上,滾動固定外殼(403)分為直筒和錐形上下兩部分,兩部分采用螺紋連接固定;
所述的滾子(405)和滾子支架(404)通過滾子軸(413)連接,兩端采用螺栓固定;滾子支架(404)通過第三螺栓(412)固定在滾子滑動外殼(410)上;
在滾子滑動外殼(410)和滾動固定外殼(403)之間設有彈簧(411),彈簧(411)套在滾子滑動外殼(410)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966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冰箱間室濕度調節機構及冰箱
- 下一篇:一種托盤堆垛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