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高溫防火電力電纜的填充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07483.2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921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葉明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卓越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1/28 | 分類號: | C08L1/28;C08L39/06;C08K13/02;C08K3/22;C08K3/26;C08K3/04;C08K5/19;C08K5/1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83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火電力電纜 耐高溫 填充料 雙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銨 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 聚乙烯吡咯烷酮 填充層材料 乙基纖維素 碳酸鈣 偏硅酸鈉 氫氧化鋯 原料組成 阻燃性能 硫酸鋇 填充層 異氰酸 重量份 氧化鋁 丙酯 炭黑 改進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高溫防火電力電纜的填充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12?18份、異氰酸丙酯3?6份、硫酸鋇1?3份、氫氧化鋯2?5份、零水偏硅酸鈉3?8份、雙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銨1?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6份、炭黑12?18份、碳酸鈣8?16份、氧化鋁1?5份、乙基纖維素2?5份。本發明本發明通過對填充層材料的改進,提升填充層的阻燃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高溫防火電力電纜的填充料。
背景技術
耐高溫防火電力電纜適用于高溫環境中的信號檢測和電力傳輸,尤其適用于消防與保 安系統保護回路的控制及動力的傳輸線。但現有的耐高溫防火電纜大多注重外護套,而忽視填充層的阻燃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于提供一種耐高溫防火控制電纜的絕緣料的生產方法,通過對填充層材料的改進,提升填充層的阻燃性能。
耐高溫防火電力電纜的填充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12-18份、異氰酸丙酯3-6份、硫酸鋇1-3份、氫氧化鋯2-5份、零水偏硅酸鈉3-8份、雙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銨1-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6份、炭黑12-18份、碳酸鈣8-16份、氧化鋁1-5份、乙基纖維素2-5份。
進一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15份、異氰酸丙酯5份、硫酸鋇2份、氫氧化鋯5份、零水偏硅酸鈉4份、雙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銨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炭黑16份、碳酸鈣14份、氧化鋁2份、乙基纖維素5份。
進一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16份、異氰酸丙酯3份、硫酸鋇3份、氫氧化鋯4份、零水偏硅酸鈉7份、雙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銨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炭黑13份、碳酸鈣12份、氧化鋁4份、乙基纖維素3份。
進一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13份、異氰酸丙酯4份、硫酸鋇2份、氫氧化鋯3份、零水偏硅酸鈉6份、雙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銨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炭黑14份、碳酸鈣11份、氧化鋁2份、乙基纖維素4份。
耐高溫防火電力電纜的填充料的生產方法,步驟如下:
將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異氰酸丙酯、硫酸鋇、氫氧化鋯、零水偏硅酸鈉、雙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銨、聚乙烯吡咯烷酮、炭黑、碳酸鈣、氧化鋁、乙基纖維素分別進行干燥,然后投入到擠塑機中擠塑成型。
本發明通過對填充層材料的改進,提升填充層的阻燃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耐高溫防火電力電纜的填充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15份、異氰酸丙酯5份、硫酸鋇2份、氫氧化鋯5份、零水偏硅酸鈉4份、雙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銨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炭黑16份、碳酸鈣14份、氧化鋁2份、乙基纖維素5份。
將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異氰酸丙酯、硫酸鋇、氫氧化鋯、零水偏硅酸鈉、雙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銨、聚乙烯吡咯烷酮、炭黑、碳酸鈣、氧化鋁、乙基纖維素分別進行干燥,然后投入到擠塑機中擠塑成型。
實施例2
耐高溫防火電力電纜的填充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16份、異氰酸丙酯3份、硫酸鋇3份、氫氧化鋯4份、零水偏硅酸鈉7份、雙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銨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炭黑13份、碳酸鈣12份、氧化鋁4份、乙基纖維素3份。
將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異氰酸丙酯、硫酸鋇、氫氧化鋯、零水偏硅酸鈉、雙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銨、聚乙烯吡咯烷酮、炭黑、碳酸鈣、氧化鋁、乙基纖維素分別進行干燥,然后投入到擠塑機中擠塑成型。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卓越電纜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卓越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74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