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形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06863.4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87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屈耀輝;劉文亮;郭滿滿;曾凡焱;張文娟;俞挺;袁彩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583;H01M10/0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盈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94 | 代理人: | 孫佳胤 |
| 地址: | 330022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鈉離子 電池 負極 材料 形成 方法 | ||
1.一種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氨水條件下,將碳納米纖維、表面活性劑和正硅酸四乙酯按質量比1:5-8:8-10的比例攪拌均勻,常溫下反應6小時至10小時,發生溶膠凝膠過程獲取碳纖維-表面活性劑-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
將所述碳纖維-表面活性劑-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放置于過量的硝酸銨與乙醇溶液中浸泡16小時至20小時,發生離子交換過程去除復合材料內部的表面活性劑,得到碳纖維-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
將所述碳纖維-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與碳源、氮源、硫源按照質量比為1:5-9:3-7:3-7的比例,加入去離子水,調成混合溶液,均勻攪拌,放置于油浴裝置中加熱至100攝氏度至120攝氏度,保溫3小時至4小時,進行溶劑蒸發過程獲取碳纖維-含氮硫碳源-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
所述碳纖維-含氮硫碳源-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在惰性氣氛保護下加熱至800攝氏度至1000攝氏度并保溫2小時至3小時;
然后用過量的0.1摩爾/升的氫氟酸溶液除去所述碳纖維-含氮硫碳源-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內部的二氧化硅模板;
過濾、洗滌,100攝氏度至120攝氏度下真空干燥,獲得同軸電纜結構的碳纖維-氮硫共摻雜介孔碳復合材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纖維的直徑為50納米至150納米。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物質為葡萄糖、蔗糖、果糖、纖維素、淀粉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源物質為乙二胺、苯胺、尿素、三聚氰胺、雙氰胺、正丙胺、N-甲基-N-乙基苯、吡啶、吡咯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源物質為辛硫醇、十二硫醇、硫脲、二芐基二硫、甲硫氨酸、氨基酸、噻唑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氣氛為氮氣或氬氣氣氛。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纖維-氮硫共摻雜介孔碳復合材料具有介孔結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孔徑為2.0納米至10納米。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纖維-氮硫共摻雜介孔碳復合材料的比表面積為200米2/克至2000米2/克,孔容為0.05厘米3/克至2.50厘米3/克。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纖維-氮硫共摻雜介孔碳復合材料含氮原子數百分含量為0.05%至20%,含硫原子數百分含量為0.05%~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師范大學,未經江西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686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