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急傾斜薄礦脈的開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06643.1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297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0 |
| 發明(設計)人: | 孟慧媚;張海磊;雷明禮;劉武團;焦滿岱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礦冶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C41/22 | 分類號: | E21C41/22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尚鵬 |
| 地址: | 7309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傾斜 礦脈 開采 方法 | ||
1.一種急傾斜薄礦脈的開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劃分結構參數:將礦體劃分為礦塊,礦塊下部為較厚礦段,礦塊上部為較薄礦段,礦塊高45-80m,礦塊寬60-100m;礦塊內留設底柱(1)和間柱(2),底柱(1)厚5-10m,間柱(2)寬2-5m;
2)第一次采準切割:首先由階段運輸巷(5)掘進下段脈內運輸巷(6),在礦塊兩側間柱(2)掘進人行天井(7)至上中段脈內運輸巷(8);在人行天井(7)內每隔3-5m的高度掘進聯絡道(9),通過聯絡道(9)在底柱(1)中開掘放礦漏斗(10),放礦漏斗(10)與待采礦體之間的空間作為下部較厚礦段的切割空間,為回采工作提供爆破補償空間;
3)第一次回采出礦:由人行天井(7)通過聯絡道(9)進入下部較厚礦段作業空間,采用淺孔落礦方式,炮孔(14)的孔深2-4.5m,下部較厚礦段崩落礦石(11)一部分從放礦漏斗(10)放出,將余下的礦石鋪平作為回采作業平臺繼續作業,直至礦塊內礦體寬度的過渡地段;
4)第二次采準切割:在礦塊內礦體寬度的過渡地段設置厚度為3-8m的人工礦柱(3),且人工礦柱(3)水平放置,人工礦柱(3)與待采礦體之間的空間作為上部較薄礦段切割空間,在礦房一側人工礦柱(3)的端頭設置人工擋墻(4);
5)第二次回采出礦:上部較薄礦段在人工礦柱(3)的支撐下作業,采用淺孔落礦方式,先采礦石,將上部較薄礦段崩落礦石(12)耙運至人工擋墻(4)與間柱(2)之間,從下部放出,上部較薄礦段崩落礦石(12)放出后,加高人工擋墻(4),崩落兩側圍巖,上部崩落廢石(13)鋪平并覆蓋膠墊,覆蓋膠墊后繼續采礦石,直至采至上中段脈內運輸巷(8);
6)第三次回采:在上中段脈內運輸巷(8)內鑿巖,崩落上中段底柱(15),崩落礦石耙運至人工擋墻(4)與間柱(2)之間,此時下部放礦漏斗(10)大量放礦,礦石全部放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急傾斜薄礦脈的開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人工礦柱(3)為鋼筋混凝土材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急傾斜薄礦脈的開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人工擋墻(4)為可拼接鋼板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急傾斜薄礦脈的開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礦體為下部厚度2-5m,上部厚度急劇收縮的礦巖界限分明的急傾斜薄礦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礦冶研究院,未經西北礦冶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664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型房柱采礦法
- 下一篇:一種極薄急傾斜礦體的開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