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液化學灌漿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06025.7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89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華;陳華;楊鵬;康德忠;陳經剛;康喆;譚偉;鄧金橋;陳經波;吳江春;胡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派爾(宜昌)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中之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涂強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化 灌漿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灌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液化學灌漿系統。
背景技術
在工程實際應用中,混凝土結構裂縫是無法避免的。一般細微的混凝土裂縫,用常規修補方法通常很難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而化學灌漿彌補了這一不足,用化學材料通過一定壓力對細微裂縫進行注漿,使其填充飽滿,提高混凝土的完整性,延長了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化學灌漿在我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灌漿材料品種較為齊全,可用于化學灌漿的設備均是單液泵,如果進行雙組份材料灌注,則需要提前將材料拌合,一方面容易造成材料浪費,另一方面拌合之后隨時間推移材料性能易發生變化,影響到灌漿質量。因此,能滿足雙組分國內目前常用灌漿泵是單液型,而雙液灌漿法的關鍵是需要A、B兩種不同的化學漿液進行一定比例,實現了A、B漿液的同時進液,在泵后溶合均勻出漿,不用采用人工配制漿液,較好的自控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間接的為施工企業創造經濟價值。
現有技術中缺少能夠靈活調節A、B兩種組分的比例調節灌漿系統。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液化學灌漿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雙液化學灌漿系統復雜、供液比例調節難度大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雙液化學灌漿系統,包括兩個原料罐和一臺雙聯泵,且每一個原料罐的底部設置有重力傳感器,每一個原料罐的內部設置有過濾器;雙聯泵與變頻電機驅動連接,所述雙聯泵的兩個進液口分別與所述兩個原料罐內的過濾器通過管道連通,雙聯泵的兩個出液口分別通過管道連接到液體混合器內,所述液體混合器上連接有注入槍。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一臺雙聯泵為兩種化學漿液提供動力,簡化了灌漿系統結構;并通過變頻電機實現雙聯泵的轉速調節,通過PLC控制步進電機的轉動以調節其中一種組分所在管路上的電動調節閥從而實現A、B兩種組分的比例調節,使得調節更加簡單,降低了操作難度;在使用本發明的雙液化學灌漿泵時,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調節灌漿比例,從而提高灌漿效率,減少漿液浪費,節省工程成本。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系統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控制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如圖1所示,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本發明提供一種雙液化學灌漿系統,包括兩個原料罐10和一臺雙聯泵20,且每一個原料罐10的底部設置有重力傳感器11,每一個原料罐10的內部設置有過濾器12;雙聯泵20與變頻電機21驅動連接,所述雙聯泵20的兩個進液口分別與所述兩個原料罐10內的過濾器12通過管道連通,雙聯泵20的兩個出液口分別通過管道連接到液體混合器30內,所述液體混合器30上連接有注入槍40。
上述雙液化學灌漿系統中,所述雙聯泵20的兩個出液口與液體混合器30之間的其中一條管路上連接有一個溢流閥52和一個電動調節閥50,所述溢流閥52的上游段管路上設置有壓力表54,以監測溢流閥52的溢流壓力值,所述溢流閥52的溢流口通過管路連接至原料罐10內,所述電動調節閥50的閥軸與步進電機51驅動連接,所述步進電機51由PLC控制脈沖信號從而控制電機轉動,以調節所述電動調節閥50的開度,實現比例調節,并且所述雙聯泵20的另一個出液口與液體混合器30之間的管路上還設置有壓力傳感器53,以通過PLC監控和調節管路壓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派爾(宜昌)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瑞派爾(宜昌)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602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