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降低鹽堿地pH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05418.6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965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林良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良兵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6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降低 鹽堿地 ph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良鹽堿地,特別涉及一種對鹽堿地土壤的堿性降低,提高植株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鹽堿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糧農組織不完全統計,全世界鹽堿地的面積為9.5438億公頃,其中我國為9913萬公頃。我國堿土和堿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累計有關,因而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所以改良鹽堿地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鹽堿地pH的方法,其能有效的降低鹽堿地的堿性,提高植株成活率。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降低鹽堿地pH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鹽堿地上挖掘深度為2m的種植坑,挖出的土壤作為備用土;
(2)向種植坑中注入清水至坑滿,停留3-5min,而后抽干坑中的水,重復3-5次,回收合并從種植坑中抽出的水,并向其中加入草酸,使其pH值≤4,而后將備用土與其混合;
而后晾曬,使其含水量≤20%,然后晾曬后的備用土、磷肥、氮肥、鉀肥和聚丙烯酰胺按質量比為20:1:1:1:0.1混合,得到回填土;
(3)在種植坑中依次鋪設碎石層、砂石層和土壤層,其中,
碎石層中的碎石粒徑為47-57cm,其厚度為25-35cm;
砂石層中的碎石粒徑為20-30cm,厚度為5-10cm;
土壤層為回填土鋪設而成,其厚度為15-20cm;
(4)在土壤層上部鋪設一層預備肥料層,該預備肥料層由質量比為(10-15):0.1: (30-40)的池塘污泥、EM菌和秸稈混合組成,其中,秸稈的長度為40-50cm,預備肥料層的厚度為40-50cm;
(5)將回填土回填至種植坑中形成厚度為30-40cm的回填土層;
(6)而后向種植坑中注水至坑頂,待回填坑中的水全部滲透完后,在坑頂鋪設保溫膜和防火毯,保溫20-24h,而后撤除保溫膜和防火毯;
(7)將沙棗樹種種植在種植坑中,而后將剩余回填土將種植坑填平。
優選的是,所述的降低鹽堿地pH的方法中,所述步驟(2)中,向種植坑中注入清水至坑滿,停留3-5min,而后抽干坑中的水,重復4次,回收合并從種植坑中抽出的水,并向其中加入草酸,使其pH值為4,而后將備用土與其混合,得到回填土。
優選的是,所述的降低鹽堿地pH的方法中,所述步驟(3)中,碎石層中的碎石粒徑為50-55cm,其厚度為35cm。
優選的是,所述的降低鹽堿地pH的方法中,所述步驟(3)中,砂石層中的碎石粒徑為20-30cm,厚度為10cm。
優選的是,所述的降低鹽堿地pH的方法中,所述步驟(3)中,土壤層為回填土鋪設而成,其厚度為20cm。
優選的是,所述的降低鹽堿地pH的方法中,所述步驟(4)中,在土壤層上部鋪設一層預備肥料層,該預備肥料層中塘污泥、EM菌和秸稈的質量比為:13:0.1:40;其中,秸稈的長度為40-50cm,預備肥料層的厚度為50cm。
優選的是,所述的降低鹽堿地pH的方法中,所述步驟(4)中,所述沙棗的種植間距為30-40cm。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良兵,未經林良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541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