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BIM的施工總平面動態協調管理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04392.3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3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代權;趙忠利;蔡仲斌;胡偉山;李昕蕊;宋雪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08;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何強,楊冬 |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bim 施工 平面 動態 協調 管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施工管理方法,具體的講是基于BIM的施工總平面動態協調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術
施工平面協調管理是總承包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項目施工的基礎和前提。合理的規劃和協調方案能夠在項目開始之初就從源頭減少安全隱患,是方便后續施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項目效益的重要方式。
傳統二維模式下的靜態施工平面協調管理,往往都是現場技術負責人根據現場CAD二維平面圖堆疊查看,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和施工經驗確定平面布置方案并畫出二維布置圖,與各專業分包方基于二維布置圖進行溝通交流確定最終方案。這種方式在面對復雜的周邊環境、大型設備移動路線、群塔的選型和優化布置、與消防安全文明等相關規范的符合性,以及各方之間溝通理解程度和效率等問題時就有很大的局限性。
同時,施工現場活動本身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施工現場對材料設備的需求、可利用的場地空間等也是隨著項目施工的不斷推進而變化的,這種普遍采用的不參照項目進度進行的靜態布置方案,很有可能變得不適應項目施工的需求,也很難協調各分包對于施工平面不同階段的施工需求,最終導致得對整個施工場地布置方案進行反復的重新規劃。這樣必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進行搬運和拆除工作,因此不僅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工期。
因此,依靠傳統二維模式下施工平面協調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當今施工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BIM的施工總平面動態協調管理的方法,通過BIM技術對施工現場總平面進行三維模型創建,對施工各階段進行高效、合理、動態地安排各有效平面的功能作用和使用時間,保證工程高質量完成。
本發明基于BIM的施工總平面動態協調管理的方法,包括:
A.根據各施工階段所涉及的影響因素,搜集施工總平面布置的所需的資料信息,通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軟件(例如Autodesk Revit、廣聯達模型設計軟件、skechup等)建立施工平面布置的BIM模型族庫;
B.根據項目總包和分包的現有組織架構及人員分工,編制基于BIM的施工總平面的現場管理流程;
C.總包單位根據施工各階段及各專業分包對施工總平面的需求,建立不同施工階段的施工現場BIM模型;
D.總包單位根據BIM模型和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施工總平面布置方案;
E.總包單位利用各施工階段的施工現場BIM模型,采集施工現場的實時視頻數據,通過互聯網發布及施工現場的移動終端接收實時任務的安排信息,并由現場人員通過互聯網反饋任務處理信息。
通過采用BIM技術,總包單位能夠綜合考慮和安排施工各階段各專業分包對總平面的需求,有效減少布置不合理、不符合規范情況的發生,對現場布置方案合理性作出快速評估。而且總包單位還能夠通過BIM模型的交互使項目各參與人員對各施工區域及建設項目準備情況有切實了解,為后續施工奠定基礎,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及質量。
進一步的,在步驟B中所述的現場管理流程包括流程圖表和文字說明,使流程說明更清晰易懂。
進一步的,步驟C中,總包單位根據步驟A中的施工總平面布置信息,將施工的動態過程劃分為若干施工階段,由各專業分包提供各施工階段總平面的需求,并調用步驟A所述的BIM模型族庫,通過BIM軟件建立各施工階段的施工現場模型。
進一步的,步驟D中總包單位根據BIM模型的可視化功能對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進一步的,步驟D中總包單位通過BIM模型的統計功能獲得各施工階段的工程量,形成工程量報表,并判斷造價是否滿足要求。
在此基礎上,步驟E中包括對設備進行二維碼管理,并對所述設備的進/出場情況進行二維碼的掃碼登記,將掃碼等級后的信息反饋至BIM模型,用于反映施工場地的需求情況。
本發明基于BIM的施工總平面動態協調管理的方法,通過BIM技術對施工現場總平面進行三維模型創建,實現了對施工各階段進行高效、合理、動態地安排各有效平面的功能作用和使用時間,還實現了對施工現場實時動態管理,大幅度提高了施工現場平面協調的工作效率,顯著加快了施工進度。
以下結合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或變更,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439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