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電網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03427.1 | 申請日: | 2017-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8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許沖沖;劉漫雨;王均艷;張艷妍;王寧;呂立平;楊喬;匡軍;陳奎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8 | 分類號: | G01R31/08;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趙囡囡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電網 接地 故障 定位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配電網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和裝置。其中,該方法包括:接收線路監測終端發送的在預設時間段內的至少一條線路的電參數;在至少一條線路包括第一線路的情況下,根據第一線路的不同電參數之間的相關系數,和/或,第一線路與其它線路的同一電參數之間的相關系數確定第一線路是否發生接地故障;分別判斷至少一條線路中每條線路是否發生接地故障。本發明解決了相關技術中配電網接地故障定位方法不夠準確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配電網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配電網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小電流接地運行方式下,由于短路電流很小,配電網可以帶故障運行2小時。但將接地線路當作正常線路運行時,接地故障產的過電壓和接地電流,可能導致電纜/開關柜/電壓互感器燒損、人畜觸電等惡性事故,極大地威脅了電網的安全生產。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網絡傳輸技術、磁盤存儲技術的迅猛發展,配電終端的高頻采樣、錄波信息實時上傳主站的工程實踐成為可能。
現有技術中,檢測線路故障的方法通常采用如下方式:
基于單相接地故障發生后暫穩態的特征,給出了各種故障線路檢測算法。
①基于穩態特征——零序電流群體比幅比相法
先進行零序電流比較,選出幾個幅值較大的作為候選,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相位比較;如果某條線路方向與其它線路不同,則其為故障線路;如果所有零序電流同相位,則為母線裝置。該方法被大多數選線裝置所采用。該方法只能檢測非瞬時接地故障,僅適用于中性點不接地系統,受過渡電阻影響大。
②基于穩態特征——零序無功功率方向法
利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故障線路零序電流相位滯后零序電壓90°,而健全線路超前90°的特點,選擇無功功率小于零(線路->母線)的線路為故障線路。該方法也是比較傳統的方法,在歐洲應用較為廣泛。該方法與“零序電流群體比幅比相法”的本質一樣,僅適用于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且受過渡電阻影響大。
③基于暫態特征——零序無功功率方向法
計算饋線出線口,暫態信號持續時間內暫態無功功率Q的方向,Q<0表明暫態無功功率流向母線,為故障線路。
④基于暫態特征——電流相似性
計算饋線出線口,同一時刻不同線路之間暫態電流的相關性系數。相關系數接近于0的,為故障線路。穩態和暫態電流均可使用該方法選線,該方法也適用于故障點的定位。
但是,單相接地故障過程復雜,間歇性接地持續時間、消弧線圈補償程度、過渡電阻等因素對故障電流的大小和方向影響較大,常常導致上述的某一種檢測技術失效。
實際工程施工過程中,常常由于工程造價原因、電力電子設備諧振原因,無法大面積的安裝零序電流CT和零序電壓PT裝置,導致上述某一種算法失效。沒有自舉性的單相接地故障檢測算法,要求在單相接地故障檢測系統中維護線路的圖模數據,因此在工程應用中也不易進行持續維護。單相接地故障過程復雜,間歇性接地持續時間、消弧線圈補償程度、過渡電阻、通訊干擾等因素對故障電流的大小和方向影響較大,僅采用單一算法常常導致單相接地故障選線失敗。
針對相關技術中配電網接地故障定位方法不夠準確的技術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配電網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和裝置,以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配電網接地故障定位方法不夠準確的技術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34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