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船艉軸包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02451.3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855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4 |
| 發明(設計)人: | 潘國曉;陳偉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H23/34 | 分類號: | B63H23/34;B63H23/3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黃華蓮;郝傳鑫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船艉軸包 制造 方法 | ||
1.一種船艉軸包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艉軸包包括水密管、水密環、平臺包板、軸包板、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艉鑄鋼件,所述平臺包板設置在船體內部,所述第一肋板與第二肋板相對地設置在所述平臺包板兩側,所述第一肋板中設有所述水密環,所述第二肋板中設有所述艉鑄鋼件,所述水密環與所述艉鑄鋼件之間連接所述水密管,所述水密管、水密環和艉鑄鋼件的軸線重合,所述軸包板包覆所述第一肋板及第二肋板并連接在船體的外板上與所述外板、平臺包板、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及水密管構成水密空腔;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之間設有至少一個加強肋板框,所述加強肋板框環繞所述水密管并連接在所述平臺包板上;所述水密管與所述艉鑄鋼件連接的部位設有加強結構,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制作所需要的物料,所需物料包括水密管、水密環、平臺包板、軸包板、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加強肋板框、艉鑄鋼件和加強結構;
步驟二,將所述平臺包板、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及加強肋板框焊接在船體內部;
步驟三,在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上開小孔,測定軸線在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上的準確位置;
步驟四,根據軸線定位,在所述第二肋板上定位開孔,焊接所述艉鑄鋼件及加強結構;
步驟五,根據軸線定位,將所述第一肋板開孔至所述水密環的外徑尺寸,將所述水密管的一端依次穿過所述第一肋板、加強肋板框并裝配在所述艉鑄鋼件上,在所述第一肋板上裝配所述水密環,并將所述水密管的另一端裝配在所述水密環上;
步驟六,核對所述水密環、水密管的定位并焊接;
步驟七,焊接所述軸包板;
步驟八,檢測所述水密空腔是否有滲漏,若有滲漏,則對滲漏處補焊,直至無滲漏現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艉軸包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一中,所述水密管為圓筒形且其圓度小于或等于其外徑的百分之一,所述水密管為鋼板壓制圓管或無縫鋼管,所述水密管的內徑與所述水 密環的內徑一致且與艉軸鑄鋼件的內徑之差大于或等于10毫米。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艉軸包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五中,所述水密管、艉鑄鋼件及水密環的軸線重合,且所述水密管、水密環與所述艉鑄鋼件的中心軸為基準的同軸度為φ1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艉軸包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二、四、六、七中,焊接處均需開坡口,采用反面清根焊接,焊接時先點焊裝配,核對精度滿足后再滿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艉軸包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肋板框在所述水密管一側設有加強面板。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艉軸包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結構在與所述水密管的軸向相垂直的平面上呈米字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艉軸包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與所述軸包板采用圓弧段光順過渡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未經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245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填補鐵路軌道道砟的小車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船用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