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02087.0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97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棟;李凡;李麗君;石衛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電南瑞南京控制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6 | 分類號: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俞翠華 |
| 地址: | 21110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控制裝置 自動化測試 規約 自動化測試系統 測試項 自動化測試結果 測試運行模塊 測試 報告編輯 閉環設計 編輯模塊 測試報告 單元運用 判定基準 情況驗證 生成測試 自動測試 自動生成 窮舉法 工作臺 變電站 嵌入 編譯 驗證 通訊 保證 | ||
1.一種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站和待測通信控制裝置;所述工作站內設有自動化測試單元,所述自動化測試單元內嵌入有若干個用于變電站的通信規約,其包括測試項編輯模塊、測試運行模塊和報告編輯模塊,所述測試項編輯模塊用于編輯測試項,以形成測試任務列表;所述測試運行模塊用于根據測試任務列表中的各個測試項逐項進行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所述報告編輯模塊用于將自動化測試的數據和結果自動寫入Word文檔;
所述待測通信控制裝置的其中兩個網口分別與工作臺上對應的兩個網口相連,其串口與工作臺上對應的串口相連,待測通信控制裝置接收和轉換來自工作站內的自動化測試單元發出的規約,并送入工作站內的自動化測試單元進行測試和結果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網口為RJ45網口;所述串口為RS232、RS422或者RS485串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個用于變電站的通信規約包括:NET103、IEC103、IEC101、IEC104、CDT、IEC61850規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運行模塊與通信控制裝置之間設置了第一測試封閉環和第二測試封閉環,并根據測試項選擇由第一測試封閉環或第二測試封閉環進行測試:
所述第一測試封閉環是對下采用NET103、IEC103、IEC61850規約通訊,對上采用IEC101、IEC104、CDT規約通訊;
所述第二測試封閉環是對下采用IEC103規約通訊,對上采用NET103規約通訊。
5.一種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搭建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系統,包括工作站和待測通信控制裝置;
(2)向工作站內的自動化測試單元嵌入若干個用于變電站的通信規約,所述自動化測試單元包括測試項編輯模塊、測試運行模塊和報告編輯模塊;
(3)利用所述測試項編輯模塊進行測試項編輯,形成測試任務列表;
(4)運行報告編輯模塊,以Office的Word文檔為基礎,打開編輯好的測試方案或者報告;
(5)利用所述測試運行模塊根據測試任務列表中的各個測試項逐項進行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
(6)利用所述報告編輯模塊將自動化測試的數據和結果自動寫入Word文檔,完成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若干個用于變電站的通信規約包括:NET103、IEC103、IEC101、IEC104、CDT、IEC61850規約。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通信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具體為:
(3.1)打開自動化測試單元的測試項編輯模塊,進入測試項數據庫;
(3.2)從測試項數據庫中查找已存在的需要用到的測試項,如果需要的測試項不存在,則手動編輯新增測試項,編輯完成后,將新增的測試項保存在測試項數據庫中,以后可直接使用;如果需要的測試項已經存在,則直接選擇添加測試項,最終形成此次的測試任務列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電南瑞南京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電南瑞南京控制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208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