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性雙芳基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00541.9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373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周通;劉保艷;劉貝貝;曲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P17/12 | 分類號: | C12P17/12;C12N9/04;C12N15/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張立娜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性 雙芳基 醇化 合成 方法 | ||
1.醇脫氫酶或其相關生物材料在合成手性雙芳基醇化合物中的應用;
所述醇脫氫酶為醇脫氫酶TbSADH的突變體;
所述醇脫氫酶TbSADH氨基酸序列為SEQ ID No.4;
所述醇脫氫酶TbSADH的突變體為與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僅存在如下任一所示突變:A85G/I86A、A85G/I86A/W110A、S39T/A85G/I86A、A85G/I86A/G198D、A85G/I86A/W110A/G198D、A85G/I86A/L294A、A85G/I86A/C295A、△I86、△A85/△I86、△I86/W110A、△I86/L294A、△I86/C295A。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雙芳基醇化合物為(S)-(4-氯苯基)吡啶-2-甲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能夠表達所述醇脫氫酶的核酸分子為如下(d1)-(d3)中任一:
(d1)與SEQ ID No.3相比,存在或僅存在如下任一所示的突變:C254G/A256G/T257C/T258A、C254G/A256G/T257C/T258A/T328G/G329C/G330C、T115A/G117C/C254G/A256G/T257C/T258A、C254G/A256G/T257C/T258A/G593A/C594T、C254G/A256G/T257C/T258A/T328G/G329C/G330C/G593A/C594T、C254G/A256G/T257C/T258A/C880G/T881C/A882G、C254G/A256G/T257C/T258A/T883G/G884C/C885A、△A256/△T257/△T258、△G253/△C254/△T255/△A256/△T257/△T258、△A256/△T257/△T258/T328G/G329C/G330C、△A256/△T257/△T258/C880G/T881C/A882G、△A256/△T257/△T258/T883G/G884C/C885A;
(d2)在(d1)所限定序列的5’端和/或3’端連接標簽編碼序列后得到的融合序列;
(d3)與(d1)或(d2)所限定的序列相比保有功能且編碼相同蛋白的隨機或/和定點誘變序列。
4.一種(S)-(4-氯苯基)吡啶-2-甲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以醇脫氫酶作為生物酶催化底物生成(S)-(4-氯苯基)吡啶-2-甲醇;所述底物為(4-氯苯基)吡啶-2-甲酮;
所述醇脫氫酶為醇脫氫酶TbSADH的突變體;
所述醇脫氫酶TbSADH氨基酸序列為SEQ ID No.4;
所述醇脫氫酶TbSADH的突變體為與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僅存在如下任一所示突變:A85G/I86A、A85G/I86A/W110A、S39T/A85G/I86A、A85G/I86A/G198D、A85G/I86A/W110A/G198D、A85G/I86A/L294A、A85G/I86A/C295A、△I86、△A85/△I86、△I86/W110A、△I86/L294A、△I86/C295A。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所述醇脫氫酶是以粗酶液、粗酶液凍干粉、純酶或全細胞的形式發生催化作用的。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酶液、粗酶液凍干粉和純酶按照包括如下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在宿主細胞中表達所述醇脫氫酶,得到重組細胞;裂解所述重組細胞獲得所述粗酶液、粗酶液凍干粉或純酶;所述全細胞按照包括如下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在宿主細胞中表達所述醇脫氫酶,得到的重組細胞即為所述全細胞。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組細胞是按照包括如下步驟的方法制備獲得的:向所述宿主細胞到導入能夠表達所述醇脫氫酶的核酸分子,經誘導培養后獲得表達所述醇脫氫酶的所述重組細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0541.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