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00473.6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65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佳峰;楊卓;韋韓信;王小瑋;張建永;張寶;明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485;H01M4/505;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陸僖;寧星耀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錳酸鋰包覆 鎳鈷鋁酸鋰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錳酸鋰的質量百分含量為1~10wt%,錳酸鋰形成厚度2~20nm的包覆層包覆在鎳鈷鋁酸鋰上;所述正極材料為粒徑5~15μm的球形顆粒;所述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表面活性劑溶于水中,加熱攪拌,得表面活性劑溶液;
(2)在步驟(1)所得表面活性劑溶液中加入錳源,攪拌溶解后,再加入氫氧化鎳鈷鋁,加熱攪拌,在油浴條件下攪拌蒸干,得錳源包覆的氫氧化鎳鈷鋁前驅體;
(3)將步驟(2)所得錳源包覆的氫氧化鎳鈷鋁前驅體在空氣氣氛中進行煅燒,自然冷卻至室溫,得氧化錳包覆的氧化鎳鈷鋁前驅體;
(4)在步驟(3)所得氧化錳包覆的氧化鎳鈷鋁前驅體中加入鋰鹽,在流動的氧化性氣氛下,進行兩段燒結,得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
步驟(3)中,所述煅燒是指:以3~5℃/min的速率升溫至450~500℃,煅燒4~6h。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錳酸鋰為LiMn2O4、LiMnO2、Li2MnO3或LiMn3O4中的一種或幾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表面活性劑與水的質量體積比為2~10:100;所述加熱攪拌的溫度為30~60℃,時間為12~20h;所述表面活性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氫氧化鎳鈷鋁與表面活性劑溶液的質量體積比為2~10:100;所述錳源中錳原子與氫氧化鎳鈷鋁的摩爾比為2~30:100;所述錳源為乙酸錳、氯化錳、硝酸錳或硫酸錳,及其水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氫氧化鎳鈷鋁的粒徑為5~15μ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氫氧化鎳鈷鋁與表面活性劑溶液的質量體積比為2~10:100;所述錳源中錳原子與氫氧化鎳鈷鋁的摩爾比為2~30:100;所述錳源為乙酸錳、氯化錳、硝酸錳或硫酸錳,及其水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氫氧化鎳鈷鋁的粒徑為5~15μm。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加熱攪拌反應的溫度為30~60℃,時間為12~20h;所述攪拌蒸干的溫度為100~150℃。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加熱攪拌反應的溫度為30~60℃,時間為12~20h;所述攪拌蒸干的溫度為100~150℃。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加熱攪拌反應的溫度為30~60℃,時間為12~20h;所述攪拌蒸干的溫度為100~150℃。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鋰鹽的加入量使得鋰鹽中鋰的摩爾數=(0.2~2.0)*錳源中錳的摩爾數+(1.01~1.10)*氫氧化鎳鈷鋁的摩爾數;所述鋰鹽為碳酸鋰、氫氧化鋰、硝酸鋰或乙酸鋰,及其水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錳酸鋰包覆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鋰鹽的加入量使得鋰鹽中鋰的摩爾數=(0.2~2.0)*錳源中錳的摩爾數+(1.01~1.10)*氫氧化鎳鈷鋁的摩爾數;所述鋰鹽為碳酸鋰、氫氧化鋰、硝酸鋰或乙酸鋰,及其水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0047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