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工地推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97956.5 | 申請日: | 2017-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353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田曉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田曉楓 |
| 主分類號: | B62B3/04 | 分類號: | B62B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起吊臂 車底板 建筑工地 調節桿 支撐座 卷筒 起吊 推車 車輪 建筑設備 驅動電機 起吊繩 上端 車體 吊車 移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工地推車,包括車底板、車輪,所述車底板中部設有支撐座,所述這支撐座上端一側上設有第一起吊臂,另一側上設有第二起吊臂,所述第一起吊臂、第二起吊臂之間設有調節桿,所述第一起吊臂、第二起吊臂的起吊繩分別與卷筒相連接,所述卷筒與驅動電機相連接。本發明使用時,將車底板通過車輪移動到合適的位置,此時在第一起吊臂、第二起吊臂的作用下實現對建筑設備進行起吊,并且通過調節桿來控制第一起吊臂、第二起吊臂之間的間距,這樣兩個起吊臂不僅提高了吊車起吊重量,同時降低了車體尺寸,操作方便,實用性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工地推車。
背景技術
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造的人工環境。建筑是人們用泥土,磚,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鋼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構成的一種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間,如住宅,橋梁,廠房、體育館,窯洞,水塔,寺廟等等。廣義上來講,景觀,園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現有的建筑機械中,吊升裝置體積龐大,少量的重物起吊不便于使用,往往采用人力搬運,費時費力;另外現有小型吊車一般只有一個懸臂,這樣當需要起吊較重物品時對懸臂的強度要求較大,使得懸臂的尺寸大,造成起吊車的體積大,不便于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建筑工地推車。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建筑工地推車,包括車底板、車輪,所述車底板中部設有支撐座,所述這支撐座上端一側上設有第一起吊臂,另一側上設有第二起吊臂,所述第一起吊臂、第二起吊臂之間設有調節桿,所述第一起吊臂、第二起吊臂的起吊繩分別與卷筒相連接,所述卷筒與驅動電機相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起吊臂、第二起吊臂在支撐座上對稱布置。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調節桿為氣缸或液壓缸。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起吊臂、第二起吊臂上的起吊繩在卷筒上交錯布置。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本發明通過設置第一起吊臂、第二起吊臂與調節桿,這樣使用時,將車底板通過車輪移動到合適的位置,此時在第一起吊臂、第二起吊臂的作用下實現對建筑設備進行起吊,并且通過調節桿來控制第一起吊臂、第二起吊臂之間的間距,這樣兩個起吊臂不僅提高了吊車起吊重量,同時降低了車體尺寸,操作方便,實用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底板;2.車輪;3.支撐座;4.第一起吊臂;5.第二起吊臂;6.調節桿;7.卷筒;8.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請參閱圖1,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一種建筑工地推車,包括車底板1、車輪2,所述車底板1中部設有支撐座3,所述這支撐座3上端一側上設有第一起吊臂4,另一側上設有第二起吊臂5,其中所述第一起吊臂4、第二起吊臂5在支撐座3上對稱布置。所述第一起吊臂4、第二起吊臂5之間設有調節桿6,其中所述調節桿6為氣缸或液壓缸,這樣能夠實現第一起吊臂4、第二起吊臂5之間間距調節。所述第一起吊臂4、第二起吊臂5的起吊繩分別與卷筒7相連接,所述卷筒7與驅動電機8相連接,其中所述第一起吊臂4、第二起吊臂5上的起吊繩在卷筒7上交錯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田曉楓,未經田曉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979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毛絨運輸機構
- 下一篇:一種化工原料通運送車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