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優值的高溫熱電材料Ca(Zn(1-x)/2/Agx-σ)Sb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92064.6 | 申請日: | 2017-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64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30 |
| 發明(設計)人: | 夏盛清;朱敏;吳震;陶緒堂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35/18 | 分類號: | H01L35/18;H01L35/34;C22C30/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楊磊 |
| 地址: | 25019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優值 高溫 熱電 材料 ca zn agx sb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優值的高溫熱電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新能源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熱電材料是能夠實現熱能和電能相互轉化的半導體材料。在當今能源緊缺的背景下,具有應用于工業廢熱回收的廣泛前景。當熱電材料兩端存在溫差時會產生電勢,實現熱能向電能的轉換;相反當材料中有電流通過時會產生熱的轉移。利用帕爾貼效應制成的熱電制冷機具有傳統壓縮機難以媲美的有點,其具有無機械可動部分、運行安靜、小型輕便、對環境無污染等優點。熱電技術可以大大提高目前能源使用效率,減緩因燃燒化石燃料而導致的溫室效應,因此熱電材料是全世界熱門的研究課題之一。發展高效熱電技術的關鍵是尋找高效的熱電材料。熱電轉換效率是由材料的無量綱熱電優值zT決定的,zT值越高,熱電性能越好。
傳統的熱電材料主要包括FeSi2,SiGe等系列。目前研究比較成熟并已實際應用的熱電材料主要有三類,即低溫區熱電材料鉍-碲系,中溫區熱電材料鉛-碲系,高溫區熱電材料硅-鍺系。高溫區熱電材料(通常指的是大于900K)在航空航天、廢熱回收等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前景。目前研究較成熟的p-型高溫區熱電材料除了硅-鍺系Six-Gey合金,還有非硅-鍺系的Yb14MnSb11。但是兩者在實際應用當中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Six-Gey合金效率低(zT值僅為0.6,參見Wood,C.Energy Con Version Manage.1984,24,331.);Yb14MnSb11在空氣中敏感且高溫升華,限制了其實際應用(參見Brown,S.R.;Kauzlarich,S.M.;Gascoin,F.;Snyder,G.J.Chem.Mater.2006,18,1873.)。
因此合成開發新的具有高溫穩定、容易制備、成本較低等優點的高溫區熱電材料是當前工作熱點。
中國專利文件CN105483431A(申請號:201510975699.8)公開了一種高優值的高溫熱電材料的制備方法,采用微感應熔煉燒結法,包括步驟如下:按Ca1-xCexAgySb(0.10≤x≤0.25,0.75≤y≤0.95)的摩爾化學計量比,將組成元素金屬單質封裝入金屬Nb/Ta管,并置于惰性氣氛保護下的微感應爐內,通過調節感應電流控制Nb/Ta管的感應加熱溫度,于1200~1400℃燒結5-10min;將Nb/Ta管中的燒結產物進行研磨,重新封裝入Nb/Ta管,再次置于惰性氣氛保護下的微感應爐內于1200~1400℃燒結5-10min,即得。然而,該熱電材料的zT值仍然較低,僅在0.6左右。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高溫熱電材料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優值的高溫熱電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優值的高溫熱電材料,具有如下通式:
Ca(Zn(1-x)/2/Agx-σ)Sb,0.2≤x≤0.4,0≤σ≤0.3,且σ<x。
根據本發明,優選的,所述的高溫熱電材料的通式中,x=0.2,0.02≤σ≤0.08。
根據本發明,優選的,所述的高溫熱電材料為如下材料:
Ca(Zn0.3/Ag0.33)Sb、Ca(Zn0.3/Ag0.27)Sb、Ca(Zn0.3/Ag0.21)Sb、Ca(Zn0.4/Ag0.2)Sb、Ca(Zn0.4/Ag0.18)Sb、Ca(Zn0.4/Ag0.16)Sb或Ca(Zn0.4/Ag0.14)Sb;
最優選,Ca(Zn0.4/Ag0.18)Sb。
根據本發明,Ca(Zn0.4/Ag0.2)Sb材料在1073K時zT=0.75;
Ca(Zn0.3/Ag0.27)Sb材料在928K時zT=0.9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920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