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高壓輸電線路導線桿塔被困人員的斜向繩橋式的救援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191490.8 | 申請日: | 2017-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34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懷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山醫(y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2B1/14 | 分類號: | A62B1/1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趙敏玲 |
| 地址: | 271016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輸電 線路 導線 桿塔 被困 人員 繩橋式 救援 方法 | ||
1.一種高壓輸電線路導線桿塔被困人員的斜向繩橋式的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由工作許可人向調度匯報申請線路停電,并請求救援;
步驟2救援人員到位,救援負責人得到工作許可人線路停電的指令后,組織開展現(xiàn)場救援工作;
步驟3防止感應電傷人;
步驟4防止誤登帶電桿塔或誤入帶電側橫擔,進行指認許可,高空救援人員驗電、掛設接地線;
所述指認許可為單回線路的指認許可的步驟如下:
①救援前,全體救援人員面對鐵塔塔號牌一側,救援負責人向作業(yè)人員交待救援任務及人員分工;
②救援人員分別簡要復誦個人承擔的救援工作,并經救援負責人確認無誤;
③登塔前,救援人員核對線路名稱、鐵塔號、色標,并大聲朗誦;
④救援分責人核對無誤后,下令救援人員可以登塔;
⑤救援人員到達預定位置后,做好自我保護,使用合格驗電器,戴絕緣手套,驗明確無電壓后立即裝接地線,連接可靠,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不得用手直接接觸接地線;
⑥救援人員向救援負責人匯報“接地線已掛好!”,救援負責人檢查完畢后,命令救援人員開始救援;
所述指認許可為雙回線路的指認許可的步驟如下:
①救援前,全體救援人員面對鐵塔塔號牌一側,救援負責人向作業(yè)人員交待救援任務及人員分工,并明確指出停電線路的位置;
②救援人員分別簡要復誦救援負責人交待的內容,以及個人承擔的救援任務,并經救援負責人確認無誤;
③登塔前,救援人員核對線路名稱、鐵塔號、色標,并大聲朗誦;
④救援負責人核對無誤后,下令救援人員可以登塔;
⑤救援人員分別登至橫擔處時,并將一手臂水平伸直表示停電線路的方位,救援負責人核對線路塔號牌上的線路名稱、色標無誤,做出許可的手勢并發(fā)出“上、中、下相可以進入某某kV某某線橫擔”的命令后,救援人員方可進入停電線路側橫擔;
⑥救援人員到位后,做好個人保護,使用合格驗電器,戴絕緣手套,驗明確無電壓后立即裝接地線,連接可靠,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不得用手直接接觸接地線;
步驟5高空救援人員從鐵塔下至導線:
5-1從直線塔下至導線,應按照以下要求開展:①沿瓷、玻璃絕緣子上下移位時,后備保護繩長度應滿足作業(yè)要求;②沿復合絕緣子、噴涂RTV的瓷、玻璃絕緣子上下移位時應使用軟梯,軟梯要收緊并綁扎牢固;嚴禁踩踏和攀爬復合絕緣子及噴涂RTV的瓷、玻璃絕緣子;
5-2沿耐張絕緣子串進入導線:救援人員應將后備保護繩系在絕緣子串上,并隨行進帶入;
步驟6高空救援人員走線至作業(yè)點;高空、地面人員相互配合,開展救援工作;具體如下:
6-1高空救援人員攜帶救援主繩、備份保護繩和保護站裝備、導軌繩中間段,到達被困人員導線上方;做好自我保護后,在導線上使用兩條扁帶打抓結建立保護站,掛入救援主繩;同樣方式建立導軌繩保護站,掛入兩根導軌繩;
6-2地面救援人員在高空救援人員出發(fā)時,架設地面錨點,待高空救援人員完成被困人員脫困并在導軌繩掛入滑輪后,在地面錨點安裝3:1滑輪系統(tǒng),分別收緊兩根導軌繩后,將下降保護器鎖定;
6-3高空救援人員同時在導線下方,將下降保護器和止墜器分別裝入救援主繩和備份保護繩轉移被困人員的身體負荷至下降保護器主鎖;
6-4高空救援人員將滑輪安裝在導軌繩上并連接在救援人員的安全帶腰部掛點上;將自我保護K鎖掛入滑輪后方;與地面救援人員溝通收緊導軌繩并確認;
6-5高空救援人員操作下降保護器攜帶被困人員通過釋放救援主繩滑動至地面,地面救援人員接應,完成救援;
步驟7救援任務完成后,救援負責人確認導線上、絕緣子串上沒有遺留的工具和材料,下令拆除工作地段兩端所掛的接地線,拆除時先拆導線端,后拆接地端,不得用手直接接觸接地線,確認桿塔及導線上無遺留物后下桿塔返回地面;
步驟8救援負責人向工作許可人匯報救援工作終結;
步驟9工作許可人向調度匯報工作終結,申請線路送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山醫(yī)學院,未經泰山醫(y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9149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