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精確控制平面包絡環(huán)面蝸桿齒厚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190980.6 | 申請日: | 2017-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317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和法洋;李展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合縱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F19/00 | 分類號: | B23F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吳瑋;錢品興 |
| 地址: | 2015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精確 控制 平面 包絡 蝸桿 方法 | ||
1.一種精確控制平面包絡環(huán)面蝸桿齒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嚙合原理和具體加工工藝相結合,通過求解并控制兩側母平面的位置關系,實現對齒厚的精確控制,進一步實現對于蝸輪副側隙的控制;
其方法步驟包括:將蝸桿裝夾在磨床主軸上,首先采用沿蝸桿軸線圓周進給的方式磨削平面包絡環(huán)面蝸桿甲側齒面,甲側齒面磨削出后記錄主軸角度;接著將母平面反轉180度,同樣采用圓周進給的方式磨削乙側齒面,當乙側齒面磨削過程中主軸轉到記錄角度時,兩側母平面夾角恰好為設定值ε時,完成對整個齒面的加工齒厚得到了精確控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精確控制平面包絡環(huán)面蝸桿齒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平面夾角設定值ε的計算方法為:
第一步:設定蝸桿軸平面內實體兩側母平面夾角初始值ε=2α+162/Z2,其中α為分度圓壓力角,Z2為蝸輪齒數;
第二步:根據齒輪嚙合原理和齊次坐標變換矩陣,建立按照兩側母平面夾角初始值加工后得到的甲、乙兩側齒面方程;
第三步:求解在蝸桿軸平面內實體兩側齒面與分度圓弧交點,并計算兩點間的弧長s;
第四步:沿蝸桿圓周方向從入口到出口,從蝸桿不同轉角位置時的弧長中尋找弧長最大值記為maxs,則齒厚減薄量Δs1=s1-maxs,s1為分度圓弧齒厚設計值;
第五步:若Δs1小于設定值δ,則終止計算,δ為齒厚誤差迭代終止判別量;否則令ε=ε+Δs1/r2,r2為蝸桿分度圓弧半徑,轉第一步,代入方程重新求解Δs1,直到滿足設定條件為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精確控制平面包絡環(huán)面蝸桿齒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記u、v為母平面參數,和分別為母平面和蝸桿轉動角度,β為母平面傾角、rb為主基圓半徑、a1為加工蝸桿時的中心距、i01為加工蝸桿時的傳動比,(x0,y0,z0)為母平面上點的坐標,(x1,y1,z1)為蝸桿齒面上點的坐標,甲側齒面的方程為:
乙側齒面的方程為: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精確控制平面包絡環(huán)面蝸桿齒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蝸桿軸平面內分度圓弧上的點應滿足方程:
θ對應蝸桿的不同轉角位置,方程(3)與(1)連立可以得到分度圓弧與甲齒面的交點(x11,y11,z11);方程(3)與(2)連立,可以得到分度圓弧與乙齒面的交點記為(x12,y12,z12),兩點間的弧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合縱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合縱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9098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