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既有混凝土樓板和鋼梁的組合梁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90115.1 | 申請日: | 2017-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893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雪蓮;邱介堯;包聯進;錢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0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既有 混凝土 樓板 鋼梁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結構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合梁的節點構造。
背景技術
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是在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結構。利用剪力連接件將鋼梁與混凝土板連接在一起,使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同時具備了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的優點。與鋼結構相比,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可以提高構件或結構的強度和剛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鋼結構的局部失穩及屈曲問題,從而可以節省鋼材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可以減輕結構自重、增加構件或結構的延性、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并且可以減少施工工作量,減小構件截面尺寸,增加有效使用空間,降低基礎造價,節省支模工序和模板,縮短施工周期等優點。
鋼梁與混凝土板兩種不同性能的材料之所以能夠組合在一起,發揮各自的長處,其關鍵在于抗剪連接件的連接作用,只有將兩種不同的材料組合成一體才能顯示其優越性。目前栓釘是最常用的抗剪連接件。然而,為了保障抗剪栓釘的抗剪性能,栓釘應在混凝土澆筑前就位。因此現有的組合梁設計方法及施工工藝決定了傳統的組合梁僅適用于新建結構。
當前,進行改造加固項目日益增多,經常需要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在滿足樓板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進行改造,或盡可能減少改建既有混凝土樓板。因此,若能利用既有混凝土樓板,來發揮組合梁的優勢,就能實現更好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既有混凝土樓板和鋼梁的組合梁。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不破壞既有混凝土樓板,不影響既有混凝土樓板的使用功能。本發明使用化學錨栓作為組合梁的抗剪連接件,將鋼梁與既有混凝土板兩種不同性能的材料能夠組合在一起,保證兩者共同工作,實現組合梁效應。
本技術方案為:鋼梁位于所述既有混凝土樓板的底部,鋼板位于所述鋼梁和所述既有混凝土樓板之間,化學錨栓穿過所述鋼板埋入所述既有混凝土樓板內,所述鋼梁的上翼緣與所述鋼板連接固定。
本技術方案中,既有混凝土樓板與新增鋼板通過化學錨栓進行可靠連接,新增鋼梁與鋼板可通過焊接或其它現有方式進行可靠連接。化學錨栓與既有混凝土樓板的抗剪承載力以及鋼梁和鋼板之間的抗剪承載力需滿足組合梁的抗剪要求。從而實現抗剪連接件的連接作用,實現組合梁的效應。
本發明適用于改造加固中既有混凝土樓板和鋼梁的組合梁實現。從受力性能、施工便利、經濟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有較大的優勢,為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措施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發明一種既有混凝土樓板和鋼梁的組合梁實現方法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 既有混凝土樓板
2 化學錨栓
3 鋼板
4 鋼梁
5 角焊縫。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1所示,本發明為一種既有混凝土樓板和鋼梁的組合梁實現方法,包括既有混凝土樓板1,化學錨栓2,鋼板3,鋼梁4和角焊縫5。
后施工的鋼梁4位于既有混凝土樓板1的底部,鋼板3位于鋼梁4和既有混凝土樓板1之間,化學錨栓2穿過鋼板3埋入既有混凝土樓板1內,鋼梁4的上翼緣與鋼板3通過角焊縫5連接固定。圖中所示的角焊縫5僅為一種示意,可采用現有技術中的任意成熟技術替代。
通過計算,根據鋼梁與既有混凝土樓板交界面的縱向剪力及單個化學錨栓的抗剪承載力確定需要的化學錨栓數量;首先通過化學錨栓將鋼板與既有混凝土樓板可靠連接;之后通過角焊縫等方式將新增鋼梁與鋼板可靠連接。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901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