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變形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89783.2 | 申請日: | 2017-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129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文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凱發光明鑄件廠(普通合伙) |
| 主分類號: | B22D25/02 | 分類號: | B22D2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形 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鑄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變形鑄件。
背景技術
鑄造領域中,使用V法鑄造而成的一種鑄件產品,其具有兩側壁,兩側壁之間形成開口,該種鑄件鑄造出來后,經劃線檢測,約45%變形量很差,特別對于大開口的鑄件更為明顯,造成大量產品報廢回爐,增加制造成本;另外在鑄造過程需要在鑄件上設置切割塊,以便后續氣割后保證鑄件的完整性,但現有切割塊的側壁與鑄件主體邊緣重合,這樣在氣割去除切割塊時不容易找準氣割的位置,很容易將鑄件破壞,切割塊上的切割塊末端與鑄件平面相切,氣割時極不容易切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便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防變形鑄件,增加產品成品率,且氣割時容易找到位置、不會損傷鑄件本體。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變形鑄件,包括鑄件主體和設置在鑄件主體上的切割塊,所述鑄件主體具有兩側壁,兩側壁之間形成開口,兩側壁之間設置有若干條沿縱向延伸、且均勻分布的橫向加強筋,該橫向加強筋與所述鑄件主體一體鑄造成型,所述切割塊上的切割塊側壁與鑄件主體上邊緣的距離為12-16mm,所述切割塊末端在鑄件主體上的高度為5-7mm。
作為優選,所述切割塊側壁與鑄件主體上邊緣的距離為16mm。
作為優選,所述切割塊末端在鑄件主體上高度為7mm。
作為優選,所述橫向加強筋的橫截面為矩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橫向加強筋的設置,使得鑄件的變形量降低,大大減少產品報廢率,降低了產品成本;切割塊側壁與鑄件邊緣具有一定距離,保證氣割時容易找到氣割的位置,而且切割塊末端在鑄件上具有一定高度,使得氣割時容易割除。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1、鑄件主體;2、橫向加強筋;3、切割塊;31、切割塊側壁;32、切割塊末端。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防變形鑄件,包括鑄件主體1和設置在鑄件主體1上的切割塊3,所述鑄件主體1具有兩側壁,兩側壁之間形成開口,兩側壁之間設置有若干條沿縱向延伸、且均勻分布的橫向加強筋2,該橫向加強筋2與所述鑄件主體1一體鑄造成型,所述橫向加強筋2的橫截面為矩形。由于橫向加強筋2的設置,使得鑄件的變形量降低,大大減少產品報廢率,降低了產品成本。
所述切割塊3上的切割塊側壁31與鑄件主體1上邊緣的距離為12-16mm,所述切割塊末端32在鑄件主體1上的高度為5-7mm。所述切割塊側壁31與鑄件主體1上邊緣的距離為16mm,所述切割塊末端32在鑄件主體1上高度為7mm。
切割塊側壁31與鑄件邊緣具有一定距離,保證氣割時容易找到氣割的位置,而且切割塊末端32在鑄件上具有一定高度,使得氣割時容易割除。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凱發光明鑄件廠(普通合伙),未經常州市凱發光明鑄件廠(普通合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897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