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耦合抗低溫鋰離子電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88869.3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418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鄧昌滬;王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敏;鄧昌滬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25 | 分類號: | 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電池 電熱薄膜 碳層 熱耦合 溫度控制器 抗低溫 產熱 放電過程 放電容量 供電保障 極端氣候 熱量傳導 溫度電阻 性能劣化 常溫態 斷開 加熱 電路 發熱 緊貼 電池 通電 恢復 | ||
一種熱耦合抗低溫鋰離子電池,主要由鋰離子電池、碳層電熱薄膜、溫度控制器、溫度電阻組成,碳層電熱薄膜緊貼于鋰離子電池的兩面,碳層電熱薄膜通電時表面發熱,碳層電熱薄膜表面的熱量傳導至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獲得熱量,溫度上升,與此同時,鋰離子電池在放電過程自身產熱,鋰離子電池自身產熱與碳層電熱薄膜加熱形成熱耦合,使鋰離子電池溫度上升速度進一步加快,溫度上升至設定溫度時,溫度控制器斷開碳層電熱薄膜與鋰離子電池電路,碳層電熱薄膜停止工作,鋰離子電池進入常溫態工況。放電容量即可恢復到常溫工況,改善了現有鋰離子電池在低溫下性能劣化的缺陷,使得電池在極端氣候特別是在較低的溫度下也能提供供電保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領域,特別是一種熱耦合抗低溫鋰離子電池。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因具有質量輕、比能量高及壽命長等優點,廣泛用于各種電子設備。尤其是軍用通信領域,無線通信基站電源,以及新能源汽車。軍用通信對電池特性具有更嚴格的要求,特別是在較低的溫度下也能提供供電保障,必須滿足極端氣候下的可靠性。
文獻記載,研究表明LiCoO2/C鋰離子電池常溫和低溫特性差異,-20℃溫度下,起始放電僅3.8V,比常溫時放電降低了0.35V,在放電過程中,電池電壓下降速度較快,整個放電過程中無明顯的放電電壓平臺,放電容量也減少30%[陳繼濤,周恒輝,倪江鋒,常文保,慈云祥C/LiCoO2系鋰離子電池低溫充放電性能[J]電池2003(34)2,89~91]。導致鋰離子電池低溫下容量下降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
①電解液的鋰離子傳輸性能差;
②充電過程中由于金屬鋰的沉積,導致電解液的分解;
③鋰離子在石墨負極中的擴散阻力大。
文獻記載:碳負極在低溫下,鋰離子嵌入碳負極的擴散速度,比鋰離子從碳層中脫出時的擴散速度更慢,在低溫條件下充電時,負極表面容易造成鋰的析出與沉積,沉積出的金屬鋰比表面積大,具有高度的反應活性,與電解液發生不可逆反應,從而致使電池的容量不可逆的降低[陳猛,付慶茂,楊春林,文鐘晨,賴春艷,解晶瑩,史鵬飛,三電極電池用于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研究[J],中國稀土學報,2004,(22)專輯,173~176]
低溫下正、負極顆粒固相傳輸離子阻抗的增大,導致低溫下電池大電流充電性能的惡化,大電流充電時,固相傳輸的速率限制了鋰離子的脫出和嵌入,正極顆粒內的鋰離子來不及補充顆粒外部脫出的鋰離子,顆粒內、外層就產生濃差極化。
鋰離子電池低溫條件下性能劣化,也存在其它物理因素,隨著溫度降低,電池內部各相,其物理特性也隨之變化,液相向固相轉化,電解液的部分溶劑凝固,導致離子遷移困難,導電能力下降,通過加入低凝固點的小分子溶劑改善溶劑低溫凝固,會明顯提高低溫導電能力,但是采用小分子溶劑會導致腐蝕電極集流體,和帶來負極表面化成不良問題。
隔膜由柔性向剛性轉變,極片涂層中膠體化合物,其剛度不斷隨溫度降低而增加,原來屈服狀態的層間空間,因屈服狀態變成剛性應力而增大,導致的離子遷移阻力增大,從而使內阻增加,有效容量減少。
影響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劣化,還包括SEI膜電阻、界面電荷傳遞電阻增大,鋰離子通過SEI膜擴散系數降低。
隔膜在低溫下的電解液潤濕性變差,導致的離子遷移阻力增大,低溫情況下這些因素都影響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敏;鄧昌滬,未經王敏;鄧昌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888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疊片裝置及疊片方法
- 下一篇:硫化物固體電池的制造方法和硫化物固體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