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兼顧三相電壓不平衡度改善的變電站電容器投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87866.8 | 申請日: | 2017-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692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森;蘇為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16 | 分類號: | H02J3/16;H02J3/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王東東 |
| 地址: | 511458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兼顧 三相 電壓 不平衡 改善 變電站 電容器 方法 | ||
1.一種兼顧三相電壓不平衡度改善的變電站電容器投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根據需求設置中壓配網的參數,包括電壓上下限Umax、Umin,標稱電壓值UN、三相電壓不平衡度限值γmax、投切最小單位電容引起的最大電壓變化量△Umax,防震蕩系數KU1,延時因子Td;
S2將電壓—三相電壓不平衡度平面劃分為六個區域,形成中壓配網運行狀態六區圖,具體為:根據中壓配網電壓上、下限值Umax、Umin及三相電壓不平衡度上限值γmax定出一區、二區、四區及五區的范圍,由標稱電壓值UN劃分出三區和六區;
所述S2具體為:
根據電壓上限值Umax及三相電壓不平衡度限值γmax劃分出一區、二區范圍:γmax左側、Umax上方為一區,表示中壓配網三相電壓不平衡度正常,電壓越上限;γmax右側、Umax上方為二區:表示中壓配網三相電壓不平衡度越上限,電壓越上限,根據電壓下限值Umin及三相電壓不平衡度上限值γmax劃分出、四區及五區的范圍:γmax左側、Umin下方為五區:表示中壓配網三相電壓不平衡度正常,電壓越下限;γmax右側、Umin下方為五區:表示中壓配網三相電壓不平衡度越上限,電壓越下限,由標稱電壓值UN和三相電壓不平衡度上限值γmax再劃分出三區和六區:其中γmax右側、UN下方和Umin上方圍成的區域為三區:表示中壓配網三相電壓不平衡度越上限,電壓正常偏低;其余部分為六區,表示中壓配網三相電壓不平衡度、電壓均正常;
S3確定中壓配網運行狀態六區圖中各區域性質:其中一區、二區為切電容區,三、四、五區為投電容區,六區為不動作區;
S4設置中壓配網處于不動作區域的動作策略,當中壓配網運行點處于不動作區,則執行任何不投切動作;
當中壓配網處于投切動作區域的動作策略為:處于投切動作區,則先進入預動作狀態,依據所處區域的延時開始計時,同時判斷延時期間系統運行點在六個區中位置的改變情況;
S5不斷采集中壓配網的實時數據,將實時電壓、實時三相電壓不平衡度分別和電壓限值Umax、Umin和三相電壓不平衡度限值γmax進行比較,確定中壓配網當前運行點在六區圖中的位置,根據不同區域的控制策略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電容器投切控制;
S6每次投切動作后將所有采集到的數據和延時清零,采集新的中壓配網電壓偏差限值和三相電壓不平衡度的實時數據,進行下一輪的投切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電容器投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S2中中壓配網運行狀態六區圖的形成,需要保證標稱電壓與電壓上下限各自的區間長度為KU1×△Umax,KU1為防震蕩系數,要求大于1.2,△Umax為投切最小單位電容器所引起的最大電壓變化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電容器投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各區域性質,具體為:
一區及二區為切電容區,切電容區切除電容的緊迫程度為二區一區,則設置各區延時依次分別為Td、2Td;
三區、四區、五區為投電容區,根據投入電容的緊迫程度可得順序為四區五區三區,同樣設置各區延時依次分別為Td、2Td、3Td。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電容器投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判斷延時期間中壓配網運行點在六個區中位置的改變情況,具體為:
在所處區域的延時期間內:
若進入不動作區,則停止計時,退出預動作狀態不執行任何投切電容器的操作;
若進入同類型動作區,則需要考慮兩區的延時長短:如果從短延時區進入長延時區則以長延時區的延時時間來作為本次延時的基準時間用以判斷延時是否結束;若從長延時區進入短延時區則判斷是否已達到該短延時區的延時時間,若達到后即可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8786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