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圖像形成裝置、圖像形成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711186203.4 | 申請日: | 2017-11-24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240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發明(設計)人: | 瀧研司;新井浩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H04N1/00 | 分類號: | H04N1/00;B41J29/38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孫蕾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印刷物 排出 托盤 圖像形成系統 圖像形成裝置 印刷 品質基準 順序形成 頁圖像 判定 圖像 | ||
本發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圖像形成系統。即使在產生不滿足品質基準的印刷物的情況下,用戶也能夠容易地區分該印刷物,并且以能夠容易地利用的狀態排出。在執行將第1品質的印刷物的排出目的地設為第1排出托盤(261)的進行多份印刷的印刷任務時,當判定為處于輸送中的印刷物是第2品質的印刷物的情況下,將從該第2品質的印刷物起連續的1份數量的印刷物排出到第2排出托盤(262),將其后的第1品質的印刷物排出到所述第1排出托盤(261),所述多份中的每份包括根據多個頁圖像數據按頁順序形成圖像的多張紙張。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圖像形成系統以及記錄有圖像形成系統的控制程序的計算機可讀取的記錄介質。
背景技術
在復印機、傳真機、打印機、多功能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中,根據印刷任務的圖像數據,由圖像形成部將圖像形成于紙張,生成印刷物。
在多張進紙、歪斜等未正確地進行紙張輸送的情況、由于環境變動而圖像形成部形成的圖像的濃度、色調等變動的情況等下,印刷物的品質發生變動。存在如下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利用配置于裝置內的探測多張進紙的傳感器、讀取紙張上的圖像的光學傳感器,在正生成印刷物的過程中實時檢測該品質的不良。
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公開了將探測紙張的多張進紙的超聲波傳感器配置于輸送路徑內而實時檢測多張進紙的圖像形成裝置。另外,在該專利文獻1的圖像形成裝置中,連續地將圖像形成于紙張,當在將它排出到第1托盤時檢測到多張進紙的情況下,以將檢測出多張進紙的紙張排出到第3托盤并將接著該紙張的紙張全部排出到第2托盤的方式進行切換。另外,在進行多張進紙之后,將重新印刷(恢復(recovery)印刷)有形成于進行了該多張進紙的紙張的圖像的紙張排出到第1托盤。
通過這樣,即使發生多張進紙,也能夠繼續進行圖像形成,所以防止任務效率的降低,并且減少用戶的負擔。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124040號公報
發明內容
然而,一般以滿足全部用戶的方式預先確定品質基準,根據用戶的不同,有時即使不滿足品質基準,也能夠容許。例如在容許進行了多張進紙的紙張的用戶的情況下,能夠直接利用由進行了多張進紙的紙張形成的印刷物。在該情況下,在如專利文獻1那樣想要對形成于進行了多張進紙的紙張的圖像進行恢復印刷的情況下,該恢復印刷所需的紙張、時間被浪費。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在產生不滿足品質基準的印刷物的情況下用戶也能夠容易地區分該印刷物、并且以能夠容易地利用的狀態排出該印刷物的圖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利用下述單元來實現。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具備:
紙張輸送部,沿著輸送路徑輸送從供紙托盤供給的紙張;
圖像形成部,根據印刷任務的圖像數據,將圖像形成于所輸送的紙張;
排出部,具有第1排出托盤以及第2排出托盤,排出由所述圖像形成部將圖像形成于紙張而成的印刷物;
品質信息取得部,具有配置于所述輸送路徑的傳感器,從該傳感器的輸出取得印刷物的品質信息;以及
控制部,通過將所述品質信息與預先確定的品質基準進行比較,判定輸送到所述排出部的印刷物是滿足所述品質基準的第1品質的印刷物還是不滿足所述品質基準的第2品質的印刷物,
在執行將所述第1品質的印刷物的排出目的地設為所述第1排出托盤的進行多份印刷的印刷任務時,當判定為處于輸送中的印刷物是所述第2品質的印刷物的情況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將從該第2品質的印刷物起連續的1份數量的印刷物排出到所述第2排出托盤,將其后的所述第1品質的印刷物排出到所述第1排出托盤,所述多份中的每份包括根據多個頁圖像數據按照頁順序形成圖像的多張紙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未經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862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