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式溫控調節座椅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84426.7 | 申請日: | 2017-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368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謝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共享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C7/74 | 分類號: | A47C7/7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張艷美,毛偉碧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溫控 調節 座椅 | ||
1.一種智能式溫控調節座椅,包括椅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式溫控調節座椅還包括單向閥、第一通氣管路、第二通氣管路、互通管、控制器及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的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一電控通斷閥、第二電控通斷閥、第三電控通斷閥和用于對氣體制冷或加熱以形成冷氣或熱氣的溫度發生設備,所述第一通氣管路及第二通氣管路埋設于所述椅體內,所述第一通氣管路及第二通氣管路在所述椅體的長度方向相互交替盤繞并各具有伸出所述椅體外的外接輸入端和外接輸出端,所述溫度發生設備具有出氣管道和回氣管道,所述出氣管道包含主出氣管道及由所述主出氣管道分支出的第一分支管道和第二分支管道,所述回氣管道包含主回氣管道及由所述主回氣管道分支出的第三分支管道和第四分支管道,所述主出氣管道及主回氣管道各安裝有所述第一電控通斷閥,所述第二電控通斷閥安裝于所述第二分支管道上,所述第三電控通斷閥安裝于所述第三分支管道上,所述第一分支管道與所述第一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入端連通,所述第三分支管道與所述第一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出端連通,所述第二分支管道與所述第二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入端連通,所述第四分支管道與所述第二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出端連通,所述互通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三分支管道或所述第一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出端連通,所述互通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分支管道或所述第二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入端連通,所述單向閥安裝在所述互通管上,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于所述第一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出端上,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設于所述第二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出端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式溫控調節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發生設備產生的冷/熱氣體于所述第一通氣管路內的流向與在所述第二通氣管路上的流向相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式溫控調節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管道與所述第一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入端之間及所述第三分支管道與所述第一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出端之間設有相互對插的對插結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式溫控調節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管道與所述第二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入端之間及所述第四分支管道與所述第二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出端之間設有相互對插的對插結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式溫控調節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電控通斷閥各為電磁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式溫控調節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氣管路及第二通氣管路各盤繞成梳形回路。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式溫控調節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入端呈并排鄰設的布置,所述第二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出端與所述第二通氣管路的外接輸入端呈并排鄰設的布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式溫控調節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體為沙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共享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共享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8442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