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共享業務的安全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82810.3 | 申請日: | 2017-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87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唐雙林;王逸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陸投資(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H04L9/06;H04L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談晨雯 |
| 地址: | 20008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共享 業務 安全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汽車控制技術領域,并具體公開了一種車輛共享業務的安全處理方法,包括:智能終端根據智能終端第一密鑰對第二隨機碼進行加密,得到第一密文,智能終端第一密鑰包括由云端服務器發送的訂單信息及第一隨機碼;智能終端接收車輛發送的第三隨機碼,第三隨機碼由車輛根據車輛第一密鑰對第一密文進行解密得到,車輛第一密鑰包括由云端服務器發送的訂單信息及第一隨機碼;智能終端將第二隨機碼與第三隨機碼進行比對驗證,得到身份認證結果;在身份認證結果通過后,智能終端向車輛發送加密后的業務數據;車輛對業務數據進行解密以執行業務數據。通過引入額外的通信鏈路安全協議,保障了智能終端與車輛之間的近場通信安全,提高了用車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車輛共享業務的安全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共享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國,從1999年ZiPCAR的上線至今發展近18年,然而,其在市場上卻并未得到大規模的普及。近些年,尤其是在中國,隨著共享經濟的深入人心,共享汽車成為了下一個引爆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城市交通擁堵、限行及停車位飽和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了擁有駕照卻買不起車人群的出行痛點。
如圖1所示,一個基礎的車輛共享體系由待共享車輛、用戶控制終端及云端服務器組成。待共享車輛中的遠程信息處理器模塊(TelematicsBOX,即T-Box)用于接收用戶控制終端及云端服務器發送的指令。目前,用戶控制終端基本已由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所替代,通過在智能終端中安裝與該車輛共享體系匹配的應用軟件與云端服務器進行安全認證,由云端服務器或智能終端向待共享車輛發出指令以使得車輛執行相應的操作。
通常情況下,在智能終端與云端服務器以及云端服務器與T-Box的數據傳輸過程中必定會采用某種安全措施以提高安全性。安全套接字層(secure socket layer,SSL)和傳輸層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協議是互聯網加密通信的底層技術,用于通過互聯網以傳輸加密的方式提供通信安全及網絡流量隱私安全。此外,藍牙技術多用于近場通訊,當使用者攜帶具有藍牙功能的智能手機進入藍牙的通訊范圍內,車輛與智能手機之間立即進行數據傳輸。
然而,上述安全協議中:1)由于無線傳輸安全協議運行在不可靠的無線數據報協議之上,導致這些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被截獲從而欺騙服務器獲得授權認證,將對信息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2)藍牙技術雖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由于其傳輸距離的限制,只能用于近場通訊,因而仍然存在傳輸信號被位于其信號范圍內的其他設備所截獲的安全隱患;3)傳統的基于對稱密碼體制的身份認證方法,即采用密碼算法及密鑰,通過將明文加密生成密文,與隨機碼等一并在智能終端傳輸與車載終端之間傳輸的方式,容易通過對二進制文件的反匯編、靜態分析等從而獲取密碼,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車輛共享業務的安全處理方法,通過在藍牙傳輸協議的基礎上引入額外的通信鏈路安全協議,保障了智能終端與車輛之間的近場通信安全,提高了用車安全性。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共享業務的安全處理方法,包括:
智能終端根據智能終端第一密鑰對第二隨機碼進行加密,得到第一密文,所述智能終端第一密鑰包括由云端服務器發送的訂單信息及第一隨機碼;
智能終端接收車輛發送的第三隨機碼,所述第三隨機碼由車輛根據車輛第一密鑰對所述第一密文進行解密得到,所述車輛第一密鑰包括由所述云端服務器發送的所述訂單信息及所述第一隨機碼;
智能終端將所述第二隨機碼與所述第三隨機碼進行比對驗證,得到身份認證結果;
在身份認證結果通過后,智能終端向車輛發送加密后的業務數據;車輛對所述業務數據進行解密以執行所述業務數據。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方案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陸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未經大陸投資(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828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移動云存儲共享數據的隱私保護方法
- 下一篇:一種報文壓縮存儲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