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凝—臭氧氧化組合進行VB12在審
【說明書】: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混凝—臭氧氧化組合進行VB12廢水預處理的裝置及方法,所述裝置主要包括pH調節池一、混凝池、沉淀池、pH調節池二、臭氧氧化塔、PLC控制裝置、污泥處理裝置和進水泵;通過進水泵將pH調節池一中的水抽至混凝池;通過進水泵將混凝池中的水抽至沉淀池;通過進水泵將沉淀池的水抽至pH調節池二;通過進水泵將pH調節池二的水抽至臭氧氧化塔;PLC控制裝置通過導線與所用電器連接;污泥處理裝置與pH調節池一、混凝池、沉淀池、pH調節池二連接;所述方法包括:調節pH;混凝;沉淀;氧化前處理;臭氧氧化;本發明采用混凝—臭氧氧化來對VB12廢水進行預處理,能夠得到最佳條件下的出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凝—臭氧氧化組合進行VB12廢水預處理的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維生素B12,簡稱VB12,是一種由含鈷的卟啉類化合物組成的B族維生素。它可用于治療各種VB12缺乏癥,還可用作飼料添加劑、食品著色劑。VB12的工業生產中主要采用費式丙酸菌或脫氮假單胞菌通過有氧或厭氧途徑發酵合成。費式丙酸菌產生的VB12都集中在胞內,脫氮假單胞菌產生的VB12分布在胞內和胞外,通過提取可獲得VB12。在發酵、提取、轉化、精制成VB12產品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廢水,主要包括發酵廢液、提取和精制過程中的廢水、洗罐水、地面沖洗水等。VB12生產廢水中含有培養基殘渣、大分子蛋白、酮類、丙酸、二甲基苯并咪唑等難降解物質,COD高達10000mg/L,而且色度高、鹽度高。
VB12廢水屬于發酵廢水,2008年前發酵類廢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執行《廢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規定,要求COD≤300mg/L,色度≤80倍。2008年國家環保部頒布了《發酵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3-2008),規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所有企業必須實施新標準。其中要求出水COD≤120mg/L,色度≤60倍。實際工程中VB12廢水的處理工藝大多數為厭氧-好氧生物處理,但該工藝處理出水有時甚至無法滿足《廢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COD≤300mg/L的規定。針對這一問題,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邢奕等用微電解-膨潤土及PAC協同吸附混凝處理VB12生產廢水,原水COD22000mg/L,微電解10min,膨潤土投加量15g/L,PAC投加量10g/L,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別可達71%和88%,出水COD約6000mg/L,出水可用生物法進一步處理。該法從預處理角度出發,通過物化法減少了后續生物處理的負荷,但藥劑投加量很大,會產生大量污泥。馮斐等用微電解-MBR工藝處理VB12厭氧處理出水,在進水COD為1600—2200mg/L,微電解反應pH為2、反應時間1h,炭鐵比為2,MBR污泥濃度6—8g/L,停留時間20h、DO為2mg/L時,出水COD小于300mg/L。實際工程中大多數是用生物法處理VB12廢水,所以將生物法處理后的VB12廢水進一步深度處理,更有實際意義。
VB12二級出水生化性差,有機物難降解,適宜采用化學法處理。然而,化學法處理成本較高,且存在二次污染。
發明內容
下載完整專利技術內容需要扣除積分,VIP會員可以免費下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8242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